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温度 天气温度

临河天气预报_呼和浩特天气预报

tamoadmin 2024-10-17 人已围观

简介1.苏州市区哪里好玩?2.东川红土地最佳旅游时间东川红土地好玩吗3.新浪博客上添加天气预报,盘锦的代码是什么?4.关于黄河的任何资料5.山东单县山东单县天气预报北京晴转多云19℃ / 32℃澳门多云26℃ / 33℃长春晴14℃ / 29℃长沙市多云24℃ / 35℃成都阵雨18℃ / 25℃福州晴转多云23℃ / 35℃广州雷阵雨25℃ / 33℃贵阳多云18℃ / 29℃哈尔滨晴14℃ / 2

1.苏州市区哪里好玩?

2.东川红土地最佳旅游时间东川红土地好玩吗

3.新浪博客上添加天气预报,盘锦的代码是什么?

4.关于黄河的任何资料

5.山东单县山东单县天气预报

临河天气预报_呼和浩特天气预报

北京晴转多云19℃ / 32℃

澳门多云26℃ / 33℃

长春晴14℃ / 29℃

长沙市多云24℃ / 35℃

成都阵雨18℃ / 25℃

福州晴转多云23℃ / 35℃

广州雷阵雨25℃ / 33℃

贵阳多云18℃ / 29℃

哈尔滨晴14℃ / 27℃

海口雷阵雨26℃ / 30℃

杭州多云转阴22℃ / 30℃

合肥多云19℃ / 30℃

呼和浩特晴13℃ / 27℃

济南多云20℃ / 30℃

昆明多云转小雨15℃ / 22℃

兰州晴12℃ / 28℃

拉萨小雨转阵雨9℃ / 19℃

南昌多云25℃ / 35℃

南京多云21℃ / 30℃

南宁小雨24℃ / 30℃

沈阳晴15℃ / 31℃

石家庄多云21℃ / 30℃

台北晴24℃ / 30℃

太原阴转小雨16℃ / 27℃

天津晴转多云21℃ / 31℃

武汉多云24℃ / 33℃

乌鲁木齐晴21℃ / 32℃

西安阵雨转多云17℃ / 27℃

香港晴28℃ / 33℃

西宁晴7℃ / 21℃

徐家汇多云23℃ / 29℃

银川多云13℃ / 27℃

郑州阴转小雨22℃ / 28℃

北京晴转多云19℃ / 32℃

呼和浩特晴13℃ / 27℃

石家庄多云21℃ / 30℃

太原阴转小雨16℃ / 27℃

天津晴转多云21℃ / 31℃

阿拉善右旗晴14℃ / 30℃

阿拉善左旗晴15℃ / 26℃

巴林右旗晴13℃ / 31℃

保定多云17℃ / 31℃

包头晴转多云13℃ / 26℃

沧州晴转多云18℃ / 31℃

长治小雨15℃ / 21℃

承德晴转多云16℃ / 34℃

赤峰晴转多云17℃ / 31℃

大同阴9℃ / 27℃

东胜多云14℃ / 24℃

二连浩特晴13℃ / 31℃

海拉尔晴9℃ / 30℃

邯郸阴转小雨20℃ / 30℃

衡水多云19℃ / 30℃

晋城小雨17℃ / 25℃

集宁晴转多云11℃ / 25℃

廊坊多云19℃ / 31℃

黎城阴转小雨15℃ / 24℃

临汾小雨19℃ / 26℃

临河晴13℃ / 27℃

吕梁阴转小雨15℃ / 25℃

平遥阴转小雨16℃ / 24℃

秦皇岛多云17℃ / 29℃

任丘晴转多云20℃ / 31℃

容城多云18℃ / 31℃

朔州阴11℃ / 26℃

唐山晴18℃ / 32℃

通辽晴17℃ / 31℃

文水阴转小雨16℃ / 26℃

乌海晴转多云13℃ / 28℃

乌兰浩特晴14℃ / 29℃

五台山阴9℃ / 19℃

锡林浩特晴12℃ / 32℃

邢台晴转多云21℃ / 28℃

忻州阴13℃ / 25℃

阳泉阴16℃ / 27℃

运城小雨19℃ / 24℃

张家口多云16℃ / 30℃

苏州市区哪里好玩?

苏州市区内的旅游景点挺多,有东北街一带的拙政园、狮子林、北寺塔,离火车站不远,附近还有苏州最著名的商业街——观前街,石路也是一条值得一逛的商业街,还有虎丘啊,留园啊,环秀山庄啊,网狮园啊,都比较著名。苏州古城区及周边都有公交,还有专门的旅游线路公交,楼主可以先坐火车,然后在火车站搭公交就可以到想去的地方了。或者也可以在苏州当地找几日游的旅行社,一般不会太贵,但园林的门票倒是真的有点贵。

推荐几个地方。

第一是同里古镇,来苏州一定要去水乡古镇,最好在里面住宿,临窗小酌,静看小桥流水,别有一番趣味。苏州著名的水乡有周庄、角直、同里。相比较而言,周庄门票100,名气最大,但是商业气息太浓,已经丢失了好多原本的感觉;而角直又有点小,快的话一下午都用不了就走完了,不适合情侣漫步。同里适中,还没有被商业的气息同化,门票80,包括里面几乎所有景点(只有一个“性文化博物馆”是要另收费的,不过也很值得一看),很合算,而且它下午五点之后就不收门票可以随便进了,可以去看小桥流水人家,完全免费。建议最好下午去,进去之后找个客栈住下,然后尽情流连在水乡的曼妙风景中。转天再出镇买门票进景点游玩。

去同里的方法是,火车站出站后向北走,过一条铁便桥向西100米左右有一个公交车站(平四路公交首末站),旁边有卖去同里和周庄的车票的小房子。如果不想麻烦,在那里也可以直接买同里古镇的门票的。注意,如果你们决定在同里过夜,买票时一定要跟售票员说明,她会在票面上印上日期,以证明你的票没有过期。空调大巴直达,时间四十分钟左右。下车出站后向右拐400米就可以看到同里古镇的牌坊了。

第二是园林。中国有四大名园,苏州就占了两个(拙政园、留园)。不过说实话,苏州园林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而是没有很深的古典文学、建筑学知识的游客(像我这样的),对于里面的感受应该是大同小异的。这些园林里面,拙政园门票70,寒来的话是淡季50。是苏州最大的私家园林,比较豪华;留园里面有很有特色的太湖石和盆景,环境也很美;狮子林在拙政园旁边,以山出名,里面巨大的山完全可以当成迷宫,适合情侣在里面玩;沧浪亭和网师园相邻,这两个园林比较小,平时人会很少,可以当成休憩的场所。当你们在苏州大街上面对车水马龙的喧嚣无可奈何之际,可以走进园林,走进一方净土,暂时躲开尘世的纷杂,享受现代人宝贵的片刻宁静。另外,苏州博物馆位于拙政园旁边,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收山之作,免费的,值得一去。

票价:留园40、狮子林30、沧浪亭20、网师园20。由于你们打算寒来,属于旅游淡季,这边门票肯定会再便宜一点的。

园林里面有个特殊的地方:虎丘。位于苏州市西北,是一座小山,挺有特色的,淡季门票40。可以一看。里面有许多文化的古迹。

出行方式: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火车站出站后站前广场车站有游5路车直达;沧浪亭,平四路公交首末站有许多车都可以到的,102路坐到三元坊站下车步行一段路就到了;虎丘:火车站站前广场有游1、游2路直达。

最后就是一些古街了。苏州的老城区是保存比较好的了,从虎丘出来,东南方向是山塘街,白天去会有好多人家依旧是临河而居,在河水里洗衣淘米,很有风情;还有不少民俗小吃和特色的手工艺品,建议去尝一下海棠糕、梅花糕、炸臭豆腐。到了晚上,万家灯火的场景,时不时飘来的评弹和吟唱,绝对让你感慨万千。这是一条很不错的古街,全长有7里,从石路商业街直通虎丘,有兴趣可以走完它;

从火车站出来坐游5到相门站下车,向回走500米左右,路北面有一条古街“平江路”,这是苏州保存最完好的古街,几乎完全复制了宋元明清时期苏州城的形态。里面的桥和井基本都是古迹,甚至会有宋代的产物,看看你有没有兴趣寻找了哦!街上有一家甜品店“桃叶铺”,里面的双皮奶是很好吃的甜点,还有很多其他的甜点零食,适合女孩子去的好地方!

苏州观前街是全国十大商业街之一,东西不是最全,不是最便宜,但是确实是很有特色的商业街。那里没有高大的建筑,最高的也就有6层吧,基本就是古色古香的店铺,配上里面新潮的服饰,很有种对比的感觉。可以在里面看看丝绸之类的苏州特产,至于观前街的小吃,推荐星巴克门口的烤鱿鱼,其它的就一般了,而且观前街上的小吃是比较贵的。而石路商业街则是另一种风格,很繁华,和一般大城市里的商业街差不多,如果想逛街的话可以考虑去一下。

出行方式:山塘街:火车站坐游5(向西坐)山塘街站下车,下桥就到了;平江路:游5相门站下车向后走500米路北;观前街:游5“醋坊桥观前街东”站下车就到了。

苏州著名小吃很多,朱鸿兴的面食、绿杨的馄饨等等好多。不过这些名声在外的如今都似乎名不副实,至少我个人感觉一般。推荐一下下面的几个:

哑巴生煎,游5路“市立医院东区东”站(没打错,就是这个站名)下车向前步行50米。特色:外焦里嫩的生煎包子。比较便宜,味道也很好吃,尤其是里面的汁,很香。其它的牛肉粉丝汤也不错,里面放了咖喱粉,别有风味。每个人消费大概在10元左右。

四海游龙,锅贴店,苏州有很多分店,特色是里面的辣味锅贴,很好吃。不过由于是连锁店,所以不能算是特色吧。每人消费15元左右。

后庄小吃街。打车去后庄,那里有一条小吃街,由于附近是大学生公寓,所以你能想象那里面的场景。各地的美食很多很全:东北熏肉大饼、大连的鱿鱼、武汉热干面和、福建酸菜鱼,当然还有苏州的梅花糕等等小吃。当然,这里的气氛不适合情侣漫步,不过是很实惠也很好吃的。顺便说一句,去那里的话要当心失窃。不要频繁从钱包里掏钱,最好事先备好零钱。别没吃几个钱,都喂给贼了。附近的庄先湾路上也有许多面向学生的饭店,环境一般不过够实惠,味道也很不错。

想去环境稍好一点的地方,凤凰街是不错的选择,这是苏州的美食街,路边的店面都是中等规模的饭店,价格适中,平均消费每个人差不多三四十左右。要是想吃正宗的苏菜,就要去和观前街平行的一条太监弄上,那里有许多老字号,比如松鹤楼、得月楼、王四酒家等等都不错,就是价格稍微贵了点。为荷包打算,还是少去为妙。

住宿的话,观前街附近有很多旅店,标准间一般120一夜,虽然规模比较小可是很干净;平江路上有青年旅社,应该会更加便宜一点,不过环境稍微差一些。要想住的好一点,观前街西边有如家快捷,很干净,很温馨,有家的感觉。普通房210一夜。在古镇住宿基本也是100-140元一夜,环境自然没有市区的好了,不过临窗看水,也别有一番风味了。

另外提醒你,苏州的冬天相对多雨,出行一定要带伞,再就是不要相信天气预报里的温度预报,实际上的体感温度会比预报的要冷。建议多穿点衣服。苏州出租车起步价10元3公里,之后的一般是1.8元或2元一公里。市内公交车一般为1元或2元,空调车加价1元。

东川红土地最佳旅游时间东川红土地好玩吗

第一是同里古镇,来苏州一定要去水乡古镇,最好在里面住宿,临窗小酌,静看小桥流水,别有一番趣味。苏州著名的水乡有周庄、角直、同里。相比较而言,周庄门票100,名气最大,但是商业气息太浓,已经丢失了好多原本的感觉;而角直又有点小,快的话一下午都用不了就走完了,不适合情侣漫步。同里适中,还没有被商业的气息同化,门票80,包括里面几乎所有景点(只有一个“性文化博物馆”是要另收费的,不过也很值得一看),很合算,而且它下午五点之后就不收门票可以随便进了,可以去看小桥流水人家,完全免费。建议最好下午去,进去之后找个客栈住下,然后尽情流连在水乡的曼妙风景中。转天再出镇买门票进景点游玩。

去同里的方法是,火车站出站后向北走,过一条铁便桥向西100米左右有一个公交车站(平四路公交首末站),旁边有卖去同里和周庄的车票的小房子。如果不想麻烦,在那里也可以直接买同里古镇的门票的。注意,如果你们决定在同里过夜,买票时一定要跟售票员说明,她会在票面上印上日期,以证明你的票没有过期。空调大巴直达,时间四十分钟左右。下车出站后向右拐400米就可以看到同里古镇的牌坊了。

第二是园林。中国有四大名园,苏州就占了两个(拙政园、留园)。不过说实话,苏州园林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而是没有很深的古典文学、建筑学知识的游客(像我这样的),对于里面的感受应该是大同小异的。这些园林里面,拙政园门票70,寒来的话是淡季50。是苏州最大的私家园林,比较豪华;留园里面有很有特色的太湖石和盆景,环境也很美;狮子林在拙政园旁边,以山出名,里面巨大的山完全可以当成迷宫,适合情侣在里面玩;沧浪亭和网师园相邻,这两个园林比较小,平时人会很少,可以当成休憩的场所。当你们在苏州大街上面对车水马龙的喧嚣无可奈何之际,可以走进园林,走进一方净土,暂时躲开尘世的纷杂,享受现代人宝贵的片刻宁静。另外,苏州博物馆位于拙政园旁边,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收山之作,免费的,值得一去。

票价:留园40、狮子林30、沧浪亭20、网师园20。现在属于旅游淡季,这边门票肯定会再便宜一点的。

园林里面有个特殊的地方:虎丘。位于苏州市西北,是一座小山,挺有特色的,淡季门票40。可以一看。里面有许多文化的古迹。

出行方式: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火车站出站后站前广场车站有游5路车直达;沧浪亭,平四路公交首末站有许多车都可以到的,102路坐到三元坊站下车步行一段路就到了;虎丘:火车站站前广场有游1、游2路直达。

最后就是一些古街了。苏州的老城区是保存比较好的了,从虎丘出来,东南方向是山塘街,白天去会有好多人家依旧是临河而居,在河水里洗衣淘米,很有风情;还有不少民俗小吃和特色的手工艺品,建议去尝一下海棠糕、梅花糕、炸臭豆腐。到了晚上,万家灯火的场景,时不时飘来的评弹和吟唱,绝对让你感慨万千。这是一条很不错的古街,全长有7里,从石路商业街直通虎丘,有兴趣可以走完它;

从火车站出来坐游5到相门站下车,向回走500米左右,路北面有一条古街“平江路”,这是苏州保存最完好的古街,几乎完全复制了宋元明清时期苏州城的形态。里面的桥和井基本都是古迹,甚至会有宋代的产物,看看你有没有兴趣寻找了哦!街上有一家甜品店“桃叶铺”,里面的双皮奶是很好吃的甜点,还有很多其他的甜点零食,适合女孩子去的好地方!

苏州观前街是全国十大商业街之一,东西不是最全,不是最便宜,但是确实是很有特色的商业街。那里没有高大的建筑,最高的也就有6层吧,基本就是古色古香的店铺,配上里面新潮的服饰,很有种对比的感觉。可以在里面看看丝绸之类的苏州特产,至于观前街的小吃,推荐星巴克门口的烤鱿鱼,其它的就一般了,而且观前街上的小吃是比较贵的。而石路商业街则是另一种风格,很繁华,和一般大城市里的商业街差不多,如果想逛街的话可以考虑去一下。

出行方式:山塘街:火车站坐游5(向西坐)山塘街站下车,下桥就到了;平江路:游5相门站下车向后走500米路北;观前街:游5“醋坊桥观前街东”站下车就到了。

苏州著名小吃很多,朱鸿兴的面食、绿杨的馄饨等等好多。不过这些名声在外的如今都似乎名不副实,至少我个人感觉一般。推荐一下下面的几个:

哑巴生煎,游5路“市立医院东区东”站(没打错,就是这个站名)下车向前步行50米。特色:外焦里嫩的生煎包子。比较便宜,味道也很好吃,尤其是里面的汁,很香。其它的牛肉粉丝汤也不错,里面放了咖喱粉,别有风味。每个人消费大概在10元左右。

四海游龙,锅贴店,苏州有很多分店,特色是里面的辣味锅贴,很好吃。不过由于是连锁店,所以不能算是特色吧。每人消费15元左右。

后庄小吃街。打车去后庄,那里有一条小吃街,由于附近是大学生公寓,所以你能想象那里面的场景。各地的美食很多很全:东北熏肉大饼、大连的鱿鱼、武汉热干面和、福建酸菜鱼,当然还有苏州的梅花糕等等小吃。当然,这里的气氛不适合情侣漫步,不过是很实惠也很好吃的。顺便说一句,去那里的话要当心失窃。不要频繁从钱包里掏钱,最好事先备好零钱。别没吃几个钱,都喂给贼了。附近的庄先湾路上也有许多面向学生的饭店,环境一般不过够实惠,味道也很不错。

想去环境稍好一点的地方,凤凰街是不错的选择,这是苏州的美食街,路边的店面都是中等规模的饭店,价格适中,平均消费每个人差不多三四十左右。要是想吃正宗的苏菜,就要去和观前街平行的一条太监弄上,那里有许多老字号,比如松鹤楼、得月楼、王四酒家等等都不错,就是价格稍微贵了点。为荷包打算,还是少去为妙。

住宿的话,观前街附近有很多旅店,标准间一般120一夜,虽然规模比较小可是很干净;平江路上有青年旅社,应该会更加便宜一点,不过环境稍微差一些。要想住的好一点,观前街西边有如家快捷,很干净,很温馨,有家的感觉。普通房210一夜。在古镇住宿基本也是100-140元一夜,环境自然没有市区的好了,不过临窗看水,也别有一番风味了。

另外提醒你,苏州的冬天相对多雨,出行一定要带伞,再就是不要相信天气预报里的温度预报,实际上的体感温度会比预报的要冷。建议多穿点衣服。苏州出租车起步价10元3公里,之后的一般是1.8元或2元一公里。市内公交车一般为1元或2元,空调车加价1元。

以上就是苏州这座城市旅游的基本介绍。可全都是我自己的经验哦!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再来问我,祝你玩得开心!

新浪博客上添加天气预报,盘锦的代码是什么?

东川红土地的风景是一种你形容不出来的美,这是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当红土地与早霞晚霞一起出现的时候真的是美不胜收。喜欢摄影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最佳时间

去东川红土地最好的季节是9到12月,这个时候油菜、土豆、荞麦正在陆续收获,冬小麦正在发芽拔节,还有路旁、村子旁、树林里的杨树黄了,漆树红了;其次是1、2月,这时小麦生长正旺,月亮田里放满了水;还有就是5、6月,油菜花开了,麦子成熟了。这些季节是色彩丰富的季节。

最佳线路

D1:重庆--榕山县--宜宾

D2:宜宾--会泽--东川县城

D3:东川县城--东川红土地镇

D4:东川红土地镇

D5:东川红土地--会泽

D6:会泽--宜宾-重庆

网上找了一张当地的旅游图。景点很集中,住在比较中心的位置(我们住在乐谱凹),两天时间所有景点可以全覆盖到。早霞到打马坎观赏、其它时间到七彩坡、锦绣田园、乐谱凹、神树、傍晚拍落日到落霞沟。

云南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东川红土地指的是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红土地镇、有一名叫“花石头”

村的地方,这里方圆近百里的区域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

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而其景象甚至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

会泽古城

旅行中经过了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虽不如大景点的名气,却给我们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比如这次经过的第一个小城--会泽。这里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清新悠闲,有念湖、大海草山等名气不大却颜值丝毫不输于一线景点的景色。还有让人吃了就忘不掉的美食:鲜香回肠的土鸡野菌汤,还有那一碗叫人现在还心心念念的“青青小吃”的米线。多年后,同行的小伙伴们一提起这座小城就垂涎三尺地回味起当时的这碗仿佛此生吃过的最美味的米线。有时我会幻想自己在这样的小城定居下来,从此不问世事。

这一碗会泽的米线,是目前为止我和我的小伙伴认为最好吃的米线,没有重庆的麻辣,配料有:韭菜、香菇丁、肉末、豆芽、海带丝等。味道超级鲜美,第一次让这群百般挑剔的重庆吃货们觉得米线不做成麻辣味也可以这样好吃。这成为了

我们想念一座城市的味道......

念湖

提到念湖,一如他美丽的名字,叫人去过之后就念念而不忘。

念湖,一如他美丽的名字,叫人去过之后就念念而不忘。

暂别十月里灰调的重庆,小伙伴们一走进云南这明媚的阳光中便全身舒畅,笑颜如花。

东川红土地

土地里的洋芋花开了,星星点点,清新而不俗,特别惹人喜爱。

在这里,土地就像是经名画师的手精心绘制成的图画,而又那样的自然天成,一道道一条条,一块块,颜色调配得那样的协调而生动。

马儿悠闲地吃着草,五彩色调的田园铺成了它的背景,好一幅美丽的田园牧歌图!

每年9至12月,一部分红土地翻根待种,另一部分红土地已经种上绿绿的青稞或小麦和其他农作物,远远看去,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块,色彩绚丽斑斓,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束,构成了红土地壮观的景色。

在这里,土地就是音乐,土地就是水彩画。感觉村民们播种的不仅是田地,而是一幅画,一曲歌,一首诗........

我们居住的小客栈,充满阳光的露台上开满鲜花

小院的墙涂成鲜明的红蓝二色,真是叫人打心底里喜爱。

老人与狗,那样安祥地守护着这片红土地。

一群花花儿的闺蜜们变换各种姿势卖萌!快乐得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代!旅行总能帮我们找到这样的感觉!

落霞沟

落霞沟----天上的村落。这是一个红土地中的沟壑,看上去似乎与周围独立、隔绝。落霞的光洒落在上面,正好照亮了散落在上面的一个村落。一时让让我不知这是天上还是人间了。

风光秀丽的以礼河边,吃货们发现了一家临河的私密酸菜鱼馆。炭烧青椒茄子,汤色鲜红、酸辣鲜爽的鸡肾汤和酸辣鱼。吃饱喝足,随手摘来路边的野梨解渴,再在这风和日丽的河边美美地睡个午觉----叫人不得不爱上这般_意的小城生活啊!

行程简介

Day1:昆明-元阳

全天候出发,接到贵宾乘车前往元阳,抵达元阳入住酒店休息。

温馨提示:

今日路程较长,请游客做好长时间行车准备,自备充饥食物。

Day2:元阳1日游

早起拍日出(根据当地日出安排时间),观赏哈尼村寨箐口民族村及梯田(16公里、行程时间为30分钟、游览时间为45分钟),哈尼族民俗村位于元阳老县城——新街镇往南6公里处,座落于半山腰,占地约5公顷,全村有150户人家,800多人;下午观老虎嘴日落梯田,村寨树林异常茂密,鸟啼蝉鸣,充满了浓郁的原始乡土气息;老虎嘴是元阳哈尼梯田最具有代表性、最为壮观的地方。1700多亩数千级的梯田气势磅礴,线条奇特。观景点向西,是拍夕阳的好地方。到元阳,老虎嘴看日落非去不可,晚餐后入住酒店。

温馨提示:

1、今日要拍摄元阳老虎嘴梯田日落,故晚餐时间相对较晚,请大家自备干粮充饥。

2、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22日成为世界遗产----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和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3、元阳属哈尼族集聚地,请尊重当地民族礼仪和风俗习惯。

Day3:元阳-建水

早起、早餐打包;BUS至多依树、游览多依树梯田日出及云海(大概有18公里、需要时间30分钟左右车程),之后游览坝达梯田(大概有18公里、需要时间30分钟)坝达景点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核心保护之一、坝达梯田气势磅礴、面积广阔、立体感强、从海拔800米的麻栗村河起、依山而上、3700多级梯田棉不断、廷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后元阳乘车赴建水(全程190公里,约3小时),抵达建水后,入住酒店休息。

Day4:建水-昆明

早餐后,下午游览团山民居(游览时间大概要2小时)走进建水的团山村,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民居建筑群落———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建筑风格结合的民居世界,体现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建筑文化的特色风光。赠送游览双龙桥自由摄影20分钟,之后游览建水燕子洞,朱家花园著名历史建筑,下午16:00左右,建水乘车返回昆明,抵达昆明后用晚餐,入住酒店休息

Day5:昆明-东川红土地

早餐后,9:00

BUS赴东川红土地,抵达后安排中餐。下午自由拍摄红土地日落。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近几年来,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外摄影家捕捉最美的镜头的发烧级摄影胜地。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洋麦花、荞子花、洋芋花、油菜花和萝卜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炫目,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到天边。参观摄影胜地红土地(自由摄影)晚餐后入住酒店休息。

东川红土地

温馨提示:

1、今日的重点是拍摄红土地日落。

2、红土地住宿条件有限,敬请理解。

Day6:东川红土地-昆明

早起参观摄影胜地红土地(自由摄影)参观色彩斑斓的“七彩坡”是在不同的角度起伏有致的山坡,赤橙红绿青蓝紫构成的美景线条流畅的“乐谱凹”

就在花石头村旁边。不同季节山坡上不同的地块有不同的色彩,勤劳的农民在其中耕作或收获。丽日蓝天,白云红土,赤橙红绿青蓝紫构成的美景

,景色以早晨为佳,打马坎是一个村子的名字,早晨日出前后在公路边的高坡上俯瞰打马坎村,红土围绕的村子里炊烟缭绕,村子四周杨树在朝阳斜射下泛着光辉,是一派宁静动人的田园风光。之后乘车返回昆明散团,结束愉快行程!

接待标准

费用包含

★住宿:当地商务酒店

★餐饮:8人以下餐客人自理;8人以上含餐;

★交通:按我社拼团人数选择车型,确保每人1正座;

★门票:已含行程中景点首道大门票;

★导游:司机兼导游。

预订须知

1、12岁以下儿童报价包含,半餐、旅游车位费。

2、早餐为酒店房费中提供,若小孩不占床,则须补早餐费,按入住酒店收费规定,由家长现付;

3、老年证、军官证等优惠证件退费的;客人中途脱团的,我社不退返任何费用。

4、因人力不可抗拒因素(自然灾害、交通状况、行为等)影响行程,我社可以作出行程调整,尽力确保行程的顺利进行。实在导致无法按照约定的执行的,因变更而超出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

温馨提示

1、请出团前注意当地天气预报,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当地昼夜温差大,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云南日照强,紫外线强。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请戴上太阳帽、太阳镜,涂抹防霜,以保护皮肤。天气变化多端,请携带雨具。

2、云南山高坡大,对限速有严格规定。行程地海拔较高,空气含氧量低,故上坡时旅游车速有时仅20-30迈,还望谅解!

3、云南属少数民族地区,请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宗教及生活习俗;

4、云南当地带中央空调的酒店空调均定时开放,还请见谅!

5、出行必备:雨衣或雨伞、运动鞋、感冒药、肠胃药、防虫膏药、防晒油、太阳帽

关于黄河的任何资料

名称:新浪天气预报代码 代码 : ://news.sina.cn/iframe/weather/130101.html"> 说明:这种适合于在网页的头栏插入。上面的城市可以自定,比如 石家庄可改成别的。 城市代码: "110100","北京" "120100","天津" "130101","石家庄" "130201","唐山" "130301","秦皇岛" "130701","张家口" "130801","承德" "131001","廊坊" "130401","邯郸" "130501","邢台" "130601","保定" "130901","沧州" "133001","衡水" "140101","太原" "140201","大同" "140301","阳泉" "140501","晋城" "140601","朔州" "142201","忻州" "142331","离石" "142401","榆次" "142601","临汾" "142701","运城" "140401","长治" "150101","呼和浩特" "150201","包头" "150301","乌海" "152601","集宁" "152701","巴彦浩特" "152801","临河" "152921","鄂尔多斯" "150401","赤峰" "152301","通辽" "152502","锡林浩特" "152101","海拉尔" "152201","乌兰浩特" "210101","沈阳" "210201","大连" "210301","鞍山" "210401","抚顺" "210501","本溪" "210701","锦州" "210801","营口" "210901","阜新" "211101","盘锦" "211201","铁岭" "211301","朝阳" "211401","葫芦岛" "210601","丹东"

山东单县山东单县天气预报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

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

黄河全长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

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各地自然景观差异很

大,尤其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十分严重。

黄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兰州以上大部分为半湿润区,兰州以下,西北部为干旱区,南部和东南部

为湿润区,其余为半干旱半湿润区。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

压衰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上西伸,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

高压的影响,盛行偏南风,水汽丰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衰退,

蒙古高压向南扩展,降水开始减少,但常发生连阴雨天气。气温的地区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

逐渐降低。多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大于14℃,最低的地区小于-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洛阳盆地44.2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河源地区-53.0℃。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为

秦岭,局部达900毫米以上。年降水最多的站为泰山顶达1108.3毫米;年降水量少的地区为内蒙古杭锦后

旗、临河一带,在150毫米以下,年降水最少的站为内蒙古杭锦后旗的陕坝,只有138.4毫米。上游降雨

强度较小,历时较长,暴雨极少,日降水量很少超过50毫米;中下游降雨强度较大,历时较短,暴雨较

多。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乌审旗,17年8月1日发生过一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木多才当,10小时降

雨1400毫米(调查值),超过世界最高记录;三门峡至花园口间,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次大暴雨,暴

雨中心宜阳县石 镇24小时降雨734.3毫米,也是黄河流域罕见的大暴雨。

由于气候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黄河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

特点:

第一,径流的时空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的比值,干流为2.5~3.5倍,支流为2.5~40.8倍。各地

区的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11~0.53。多水区和少水区径流深相差140多倍。年径流系数最大为0.7,最小只

有0.01。

第二,汛期长、洪水次数多。一年中有伏、秋、凌、桃四个汛期,总历时长达10个月。伏、秋汛合

称为大汛,由降雨形成。其洪水来源有兰州以上、晋陕区间、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

和大汶河流域。上游洪水涨落比较缓慢,历时较长,兰州水文站一次洪水历时平均40天,最长可达66天

,最短22天;中游洪水涨落较快,尤其晋陕区间的洪水陡涨陡落,历时较短,干流龙门站洪水历时平均

46小时,最长80小时,最短20小时,连续洪水一般为3~6天,涨水平均8小时,最长30小时,最短2小时;

支流洪水更是来猛去速;下游干流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其特点与来源有关,但又受高含沙量变动河床和

滩区建筑物的影响,往往使洪水演进规律发生异常变化。凌汛主要发生在宁夏、内蒙古和黄河下游两个

河段,均由冰塞、冰坝壅水形成。黄河下游的冰情变化极不稳定,约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有的年

份则三封三开。60年代以来由于三门峡、刘家峡水库防凌运用,冰情有较大变化,凌灾有所减轻,但盐

锅峡水库至刘家峡河段于1961~1962年度,青铜峡水库上游于1967~1968年度,天桥水库上游河曲河段于

1981~1982年度都曾发生过严重冰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桃汛是宁夏、内蒙古河段开河时融冰水和河

槽蓄水下泄形成的冰凌洪水,流至下游正值桃花开放季节,洪峰不高,涨落较缓。12年后为了下游灌

溉,三门峡水库调蓄桃汛水量,下游不再有桃汛洪峰。

第三,含沙量高并且水沙异源。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和中游三门峡以下水多沙少;黄河中游三门峡以

上水少沙多,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携带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支流窟野河温家川水文站最

大含沙量达1700公斤每立方米。干流陕县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形成了居世界首位的多沙河

流,由于河流含沙量高带来了特殊的产流、汇流、产沙和输沙规律,并造成河槽冲淤游荡,河床剧烈变

化,水位变化无常。

黄河水文工作是治黄的基础,是各项治黄工作的重要依据。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

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树木标志水位;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纪)又开始有描述雨情和

占卜预测洪水的记载;战国时的慎到(公元前395~前315年)曾在黄河龙门流浮竹观察水流速度;秦代(公

元前221~前206年)建立了报雨制度;西汉后期(公元前77~前37年)创造了雨量筒,开始降雨的定量观测;

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对黄河泥沙进行过观测论述;隋朝(公元581~618年)设立“水则”观测水位;明

万历元年(1573年)开展了“塘汛”;到了清朝(1644~1911年)自兰州以下多处设立水志桩测报水情,

并在泺口观测过含沙量。黄河下游传递水情的手段也由快马改进为电话。

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的黄河水文工作已发展到用近代科学技术方法。1912年设立了泰安雨量站。

1915年设立了支流大汶河南城子水文站。1919年至1933年又先后增设了黄河干流陕县、泺口、柳园口及

支流泾河张家山等水文站和支流渭河咸阳、交口镇、阳平关、泾河船头等水位站。1933年陕县发生了一

次大洪水,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造成了黄河下游的严重水灾,引起了国民对测报洪水的重视

,促进了黄河水文工作的发展。1937年黄河水文观测站点有增加,曾达到水文站(包括渠道站,下同)43

处,水位站29处,雨量站185处。后因战争影响,一大批测站停测,1939年只有水文站26处,水位站4处

,雨量站80处。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又恢复到水文站60处,水位站33处,雨量站73处。建国前夕

1949年尚有水文站44处,水位站48处,雨量站45处。民国时期还进行过部分水文资料整编,开展过水文

分析研究,随着通信技术的改进,报汛手段除电话外又设立了专用电台,但总的情况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站网稀疏,设备简陋,技术粗放,资料不系统。

建国后,党和对黄河治理十分重视,在治黄工作的推动下,黄河水文工作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50年代。建国初期,黄委会统一了全河治理,确定了治理黄河的目的是“变害河为利河,上、中、

下三游统筹,干支流兼顾”的方针。黄河水文工作根据治黄要求,以为防洪服务为主进行恢复发展。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

议》,治黄工作进入了由防洪过渡到治本的阶段。黄河水文工作除继续为防洪作好水文测报外,并为黄

河治理规划、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引黄灌溉、水土保持等全面服务。50年代末期,在国民经济“大跃

进”的形势下,黄河水文工作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在1958年和1959年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之后,

1960年又提出“开展全面服务,保证治黄重点,大力支援农业,洪水枯水泥沙并重,大中小河兼顾,基

本站、实验站并举,定位观测与调查研究结合”的方针,全面高速度地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建设过快、

战线过长、工作不切实际的现象。总的来说,50年代是一个展阶段,水文站网已初步形成,水文测

验已全面展开,测验规范己大力贯彻,实验观测分析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历年资料整编已全部刊印

出版,逐年资料整编体系也已建成,水文情报预报,已在防洪防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黄河水文工作

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0~70年代虽曾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后期又得到了恢复发展,稳步提

高。在这一阶段里,由于黄河干支流相继建成了15个大型水库,支流上也修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库,引黄

灌溉和水土保持面积不断扩大,使黄河水文自然变化规律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治黄对水文

工作提出了完善站网,提高测验质量,算清水账、沙账,加强水文情报、预报,深入探讨水文变化规律

的要求。据此进行了调整发展站网,整顿加强设施,以土洋结合和开展协作的方法研究创造了适应黄河

特点的测验工具仪器,改进了技术,提高了水文测报质量,开展了气象预报和水质监测,增加了服务项

目,全面展开了实验研究和水文分析计算并开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各项水文工作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进入80年代,遵照国家“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治黄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的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以洪水测报为中心,研制、引进了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始建立自动

测报系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一、站网建设

水文站网是水文工作的战略部署,建国后即以全面控制洪水、径流、泥沙为原则,恢复旧站,建设

新站。1950年全河水文站即已恢复到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1955年全河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已为

1949年的4.7倍、2.7倍、13.8倍。1956年编制了黄河流域水文站网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建设站网提供了

依据。1960年站网密度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泥沙站网大大超过了一般河流。1960年以后,为了

适应黄河流域自然情况和治黄工作的新变化,又修订了四次站网规划,其中60~70年代三次,80年代一次

。60年代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曾不适当地撤销了一大批测站。到了70年代逐

渐恢复和发展并设立了一批小河站。1990年全河水文站网已有水文站451处(其中渠道站129处),水位站

60处,雨量站2357处。其中属黄委会系统的分别为139、35、763处。全河水文站每万平方公里4.28站,

为1949年每万平方公里0.52站的8.23倍。全河雨量站每万平方公里31.32站。水文站体制也由全部水文站

常年驻站观测,改为大部分支流站实行站队结合。随着水文站网的逐步完善,黄河流域的径流、泥沙、

洪水等各项水文因素的形成变化,已得到全面控制。

二、水文测验

(一)基本测验

测验工作是水文工作的基础。建国后,各项基本观测迅速全面展开。在测验设施方面,除了进行高

程和平面控制建设外,主要创建了适合各站特性的各种测验设施,用测船测验的水文站一般架设吊船缆

道,山溪性河流架设缆车(吊箱)缆道,断面较窄河床比较稳定,漂浮物较少的水文站架设流速仪缆道。

在洪水时用浮标测流的水文站都架设了浮标投放器。1987年全河已架设吊船缆道64处(其中黄委会系统37

处),缆车和流速仪缆道252处(其中黄委会系统94处)。黄委会系统除黄河下游河面特别宽,游荡多变的

夹河滩水文站外全部架设了缆道。兰州水文站还建成了半自动流速仪缆道,宁夏固原水文站架设了双刹

型电动独轮缆道。电动升降缆车己作为中国水文业务技术经验之一,列入世界气象组织推行的《水文业

务综合子》向各国推荐。少数使用机动船的站,则加大了马力,建立了机船组,提高了测洪能力。

河口水文实验站建造了黄河上最大的600匹马力40.15米长的浅海测量船。

在测验工具仪器方面,首先配齐了各站必需的测验和测量工具仪器,然后根据各站特点逐步改进提

高。雨量观测,由雨量筒改进为自记雨量计和遥测雨量计,1990年雨量自记程度全河已达46%,其中黄委

会系统达到60%。水位观测由直立固定水尺发展到活动水尺和各种适合测站特性的自记水位计、遥测水位

计,1987年水位自记程度全河已达20%,其中黄委会系统达到24%。测速仪器由一般流速仪改进为防沙防

草流速仪。测沙工具由直立式悬移质样器改进为横式样器,进而研制了同位素测沙仪。泥沙颗粒分

析仪器初期为筛分析、比重计、底漏管,于1960年改为粒径计,1980年发展为光电颗分仪。

测验规范是测验工作的法规,为了统一测验标准,提高测验质量,1951年黄委会首先制订了一个简

单的测验规定。1956年后认真贯彻了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并制订了补充要求,改进了

测验方法。在测流方面,对测流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过试验研究,不断改进提高。泥沙测验方面,建国一

开始就十分重视,除了各站一般泥沙测验外,还有部分站开展了精密泥沙测验。1956年按测验规范规定

改为输沙率测验。为了研究泥沙的形成、输移规律,1950年就开始在黄委会系统14个水文站上取样进行

颗粒分析,到了80年代全河已发展到124站,其中黄委会系统68站。黄委会系统颗粒分析室也由1950年的

1处增加到1980年的12处,后又调整为7处。

冰情是黄河上又一种复杂的水文现象,观测冰情的站1960年全河已达400处,其中黄委会系统181处

。为认真贯彻水文测验规范的规定,除一般冰情观测外,还开展了特殊冰情观测。

开发利用黄河水,不仅需要掌握水量还必须了解水质。1958年开展了天然水为主的水化学成分

测验。12年开展了水质污染监测后,天然水化学成分测验与水质监测相结合。15年建立了黄河水源

保护和水质监测系统,增加了水化学成分测验站,布设了大量的水质监测站点。分析方法除天然水化学

成分贯彻《水文测验试行规范》外,水质监测污染物分析均按特定的规范执行。80年代逐步引进了各种

先进的分析仪器,改进了分析技术,分析质量已达到国际标准。黄河水质状况经过调查和对监测资料分

析研究,基本搞清了黄河水质的主要水化学成分和矿化度分布情况。大量的数据和分析资料说明建国后

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1990年低于三类水质的河长,干流为34%,支流达59%。

水文调查是弥补水文定位观测不足的一项重要水文工作。自50年代初开始,黄委会就组织了多次黄

河干支流洪水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如黄河干流三门峡184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

秒;黑岗口1761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0000立方米每秒;支流伊河龙门镇公元22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

20000立方米每秒;沁河九女台1482年的洪水,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等,都是大大超过实测资料的

罕见特大洪水。80年代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院将全河172个河段的调查洪水成果汇编成册,刊印出版。沿

黄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也将调查洪水资料汇编刊印。

由于测验工作不断充实,测洪能力不断加强,测流历时不断缩短,测验方法不断改进,测验精度不

断提高,水沙不平衡现象逐渐减少,散乱的水位流量关系逐渐变为较规律的曲线,为治黄提供了完善、

可靠的水沙、水质等资料。

(二)实验观测

为了掌握黄河的水沙特性,除了大量的基本水文测站外,还开展各项实验观测,探求水沙的形成变

化规律。

1953年首先在河口建立了前左水文实验站,进行黄河三角洲淤积延伸和尾闾摆动规律的观测研究。

1956年开始在上诠、三门峡和三盛公相继建立了大型水面蒸发站,研究了水库水面蒸发和一般蒸发器与

天然水面蒸发的关系,并为计算大范围陆面蒸发提供了资料。1957年在花园口游荡性河段建立了河床演

变测验队,进行了河床冲淤摆动变化规律的观测研究。在高村以下的自然弯曲河段和由人工控制、半人

工控制的弯曲河段建立了弯曲河道观测队,进行了弯曲河道变化规律的观测。1958年在陕北黄土高原地

区岔巴沟设立了子洲径流实验站,观测研究了黄土地区径流形成变化规律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同年又设

立了三门峡库区水文实验站,随着位山、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天桥、巴家嘴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

程的修建,都相继成立了实验站(队),开展了以库区泥沙运行规律为主的观测研究。累计建立实验站(队

)14个,测取了各种水文实验资料,撰写了大量的分析报告和专著,这些成果已在治黄规划、河道整治、

水库建设管理运用、河口治理等治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资料整编

建国初期,根据治黄规划的急需,1952~1956年对1953年前的全部黄河基本水文测验资料进行系统

的整编,于1956年刊印出版。在此基础上,确定自1954年的资料开始转向逐年整编,并建立了在站整编

、集中审查、复审汇编、刊印出版四个步骤和保证质量提高工效的制度。每年的测验资料一般隔年刊印

出版。整编方法除贯彻全国统一规定外,又结合黄河特点进行了补充16年开始试行电子计算机整编,

年从国外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此后正式展开并开始筹备和建设水文资料数据库,以推动资料整编工

作的改革。

水文实验资料整编,自1960年整编三门峡库区实验资料开始,相继展开对各实验资料的整编,同时

还进行了小河站资料整编,并在整编资料基础上作了五次黄河流域水文特征值统计。在70年代初还进行

了黄河流域特征值的量算,将原用的黄河流域面积745000平方公里修改为752443平方公里,原用的河长

4845公里修改为5464公里。

截至1990年共整编刊印了各种水文资料368册,除提供水利部和黄委会有关单位使用外,还供应了

其他165个单位部门应用。

三、水文气象情报预报

情报工作。向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报汛的水情站网,在50年代,由1949年的11处增加到1959年的404

处。水情传递手段,一开始就用了公用电报、电话和专用电台、电话相结合的通信网。水情拍报办法

,由简单的定时拍报,改进为分段次标准拍报。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文情报系统。60年代,

水情站网曾一度大幅度下降。10年开始回升,70年代末稳定在500处左右。鉴于淮河15年8月大洪水

时水情信息不灵的教训,黄委会在三门峡以下建立专用无线通信网。自80年代初开始,在三门峡至花园

口间建立自动遥测系统。现在黄委会水情部门建立了雨、水情信息自动接收、处理、传输系统,大大提

高了水情传递时效。

水文预报。1951年开展了黄河下游的洪峰预报;1955年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干支流的降雨径流和洪水

过程预报;1959年又发展到上游,并全面开展了洪水、枯水、冰情,长期、中期、短期各种预报。60年

代末到70年代,取协作的办法,加强预报技术的研究,并组织了一次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黄委会

的大协作,研究改进了黄河长期暴雨洪水预报。70年代末又组织了一次有关省(区)和流域水文、水利部

门的协作,研究建立了黄河下游洪水预报系统。15年黄委会成立了气象组织,由全部依靠沿河气象部

门提供天气预报,改为自行开展天气预报,并与有关省气象台建立了汛前长期降水预报会商和汛期暴雨

联防,把天气预报与水文预报结合起来,增长了洪水预报的预见期。1982年后,逐步推广运用电子计算

机,并在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建立自动遥测联机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改进了以三花间预报为重点的全部预

报方法,提高了预报精度。天气预报也建立了卫星云图,测雨雷达及各种气象信息自动接收处理系统,

并开始研究建立专家系统,改进预报方法,提高了预报准确率。黄河的水文、天气预报已开始接近国际

先进水平。

建国以来,黄河水文气象情报预报,已对历年黄河防洪、防凌工作提供了约300万站次情报,4000

多站次预报,尤其在1958、1981、1982年的黄河大洪水中,准确及时地提供了洪水情报和预报,使防洪

工作取了有力的防御措施,以最小的损失取得了战胜各次洪水的伟大胜利。

四、水文计算和分析研究

这是治黄规划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治黄的重要科学依据,建国以来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54

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简称黄河技经报告)时,对黄河干支流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

的水文分析计算,同期还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的降水和径流形成变化规律,此后在修订补充治黄规划时

对有关内容又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60年代首先统一了全河主要水文站的主要水文数据,确定了陕县多

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23.5亿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并围绕探求根治黄河水害的途径和三门峡水

库改建,进行了有关水沙分析研究。鉴于钱宁1959年提出黄河下游淤积的主要成分是粒径大于0.05毫米

的粗沙,1965年后对此进行了粗沙来源的调查研究。同期,1962~1965年对上游刘家峡至盐锅峡河段的冰

塞开展了观测研究,提出了计算方法。进入70年代后,根据水利电力部(简称水电部)指示,黄委会编制

了黄河治理规划,并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和防洪为主进行了水沙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除搞清了黄河下

游的粗沙来源外,还研究了黄河泥沙的输移规律,分析计算确定了黄河下游花园口的可能特大洪水流量

为55000立方米每秒。同时,对三门峡、花园口的主要历史洪水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的凌汛

,取得了不少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到了80年代在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时,再次进行了水沙分析计算,

并对多年来分析研究的泥沙运行规律、历史洪水、黄河冰情、黄河水,以及黄河流域的气候等进行

了综合分析,撰写成专著。还开展了高含沙浑水流变特性试验和水内冰、河曲段冰塞的观测研究,取得

了许多宝贵成果。

黄河的水文研究,自1981年撰写冰情论文参加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后,开创了黄委会参与国际学术

交流的新局面,已有不少水文研究成果进行了十余次国际交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水文科研成果,推

进了黄河水文研究工作的发展。

建国以来,作为防灾减灾和水开发利用基础的黄河水文事业,得到了党和的重视,投入了

大量的资金,到1990年仅黄委会系统事业费就有人民币2.2亿元。建立了一支业务熟练、思想过硬的水文

队伍。全河水文职工到1990年为4680多人,其中黄委会系统2500多人,已建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黄河水

文系统。广大的黄河水文职工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尤其工作在水文测报第一线的水文职工,在十分困

难的条件下,与暴雨、洪水、泥沙、冰凌作斗争,仅黄委会系统就有3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0多年中

黄河水文工作已为治黄提供了大量的水文资料和水文气象情报、预报,水文分析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条

具有黄河特色的水文事业发展道路,无论在黄河治理开发和流域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黄河是世界上水文变化最复杂、测验条件最困难的河流,尤其随着黄河的治理和流域经济发展

,黄河水文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文测报质量远不能适应需要,水沙量尚未完全算清,水文规律

尤其是在新的变化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黄河水文工作者必须不遗余力地、孜孜不倦地在已取得

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站网,加强测报,深入研究,更加努力克服困难,使黄河水文事业不断发展

提高。

1、单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2、山东单县属于哪个市区3、单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单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单县属于山东省菏泽市。

单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因舜帝之师单卷居此而得名,大汉英后吕雉故里。单县面积1702平方千米,辖22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区(浮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502个行政村。

单县地处华北平原中心地带,是中国商品粮棉、油料基地、平原绿化标准县,单县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西红柿之乡、中国青山羊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山东省介绍

山东省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简称鲁,省会济南,位于中国东部沿海,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山东东西长721.03千米,南北长437.28千米,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千米。

山东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山东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单县

山东单县属于哪个市区

山东省菏泽市。

单县山东单县,古称单父山东单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山东单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因舜帝之师单卷居此而得名,大汉英后吕雉故里。

单县面积1702平方千米,辖22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区(浮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502个行政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单县常住人口为1026555人。

单县地处华北平原中心地带,是中国商品粮棉、油料基地、平原绿化标准县,单县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西红柿之乡、中国青山羊之乡、 中国长寿之乡。 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1939年,日本侵略军建伪单县公署。1940年3月,***在单县东南部张寨一带建立单县抗日。1943年7月,在单县东北部建立金曹县抗日。1944年6月,在单县西南部建立临河县抗日山东单县;9月以单县东南蔡堂、吴溜地区为依据建立砀山县1947年曾一度改为华县1945年。

单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单县属于菏泽市。

单县,古称单父,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隅、鲁豫皖苏四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15°48′~116°24′和北纬34°34′~34°56′。东邻江苏省丰县,西和西北与曹县、成武县毗连,南隔黄河故道与安徽省砀山县、河南省梁园区、虞城县相望,北依金乡县。

秦置单父县,属砀郡,此为单县建县之始。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隋朝恢复单父县。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改属山东省。1953年8月湖西专区撤销,单县归属菏泽专区。1958年12月,菏泽专区撤销,改属济宁地区。1959年7月,菏泽专区恢复,复属菏泽专区,现属菏泽市。

地形地貌:

单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县境南临黄河故道。历史上因受黄河决口泛滥冲积的影响,形成河、滩、岗、坡、洼相问的6种微地貌类型。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处海拔59米,最低点海拔39.5米,县境南部边缘是黄河故道河底,地势低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