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温度 天气温度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_广东多地暴雨预警继续生效7

tamoadmin 2024-12-19 人已围观

简介1.广东多地实施人工增雨,此举是为了什么? 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  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据广东省气象部门预计,广州市区将在10日午后至夜间起雨势开始转大。11日至12日,广州市区均阴天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1  记者10日从广东省气象局获悉,该省部分

1.广东多地实施人工增雨,此举是为了什么?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_广东多地暴雨预警继续生效7

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

 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据广东省气象部门预计,广州市区将在10日午后至夜间起雨势开始转大。11日至12日,广州市区均阴天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

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1

 记者10日从广东省气象局获悉,该省部分地方已发出暴雨预警信号。截至当日14时,受降水影响,粤北韶关、始兴、连南等地暴雨**预警信号,连州暴雨橙色预警生效,阳西县启动暴雨IV级应急响应。

 为应对即将来袭的今年最强降雨,广州不少地方在10日安排布防工作。其中,该市在此前曾因暴雨出现内涝或者受内涝影响的地方,已加强布防。

 当日午间,广州黑云压城,抢险人员已完成该市天府路地铁天河公园站路段备勤。在广州地铁天河公园站,记者在地铁站出口处看到有防汛沙包堆放;在4月23日夜间曾因周边地区水浸而临时关闭部分出口的地铁杨箕站,记者同样看到车站出口有防汛沙包堆放。

 同时,广州在一些易涝点也有布防。位于广州市中心花城广场,进入位于地下的花城汇商场的电梯口处,已安装防汛挡板。

 据广州市水务局介绍,该市水务系统已取加强水务工程度汛管理、加强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的洪水防御、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备勤布防、强化保障体系提升防御水平、根据经验复盘提前做好防御部署等方法方式,对“最强降水”进行应对。

 为应对内涝抽排抢险工作,广州水务系统已配备大型“龙吸水”54台、车载泵31台、抽水泵657台;广州市排水公司近3日来已完成122.692公里的管网清疏,并加强管网的巡查;此外,广州各级水务部门还督促各在建工地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排水防涝应急预案,做好巡查清疏、应急抽排等各项防涝安全工作。

 据广东省气象部门预计,广州市区将在10日午后至夜间起雨势开始转大。11日至12日,广州市区均阴天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可能需要发出暴雨橙色或暴雨红色、雷雨大风**等预警信号,强降水时段可能与早晚高峰叠加,请市民提前关注暴雨导致的延迟上学、停课及上下班交通管制等相关消息。

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2

 预计今年以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水过程,即将在5月10日开始影响广东。广东省气象部门5月9日再次提醒,各地需严防强降水带来的灾害。

 2018年6月8日,暴雨致广州火车站广场内涝。广州市气象部门研判,2022年5月10日至13日降水对广州影响,与2018年6月7-9日降水类似 梁怿韬 摄(资料)

  本轮“最强降雨”对广州影响,或达到“全市性特别严重影响暴雨”级别

 根据广州市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5月9日对5月10日起影响广州的雨情分析,预计5月10日至5月13日广州将遭遇过程雨量200~300毫米,局部雨量400~50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80~120毫米,局部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和雷电的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最强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5月11日到12日。

 结合广州历史气象记录,预计2022年5月10日至13日降水对广州的影响,与2015年5月3-7日、2018年6月7-9日和2020年6月5-9日等三轮降水过程类似;上述三轮降水,前两者发生时均导致广州出现地铁站、车库等地下设施进水或被淹,后两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地质灾害,上述三者均导致城区不少地方出现内涝影响交通。

 预计2022年5月10日至13日影响广州的降水,或达到“全市性特别严重影响暴雨”级别。广州市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和各应急抢险单位,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预计“最强降水”或5月13日后减弱

 结合广东省气象台和广州市气象台5月9日的预计,5月10日韶关、清远、茂名、河源和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市县阵雨转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广东其余市县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大雨;部分市县早晚有(轻)雾。广州市区雷阵雨转大雨,气温23℃~27℃。

 预计5月11日-12日,广东大部分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雷州半岛有大雨,局部暴雨。广州市区5月11日至12日阴天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两天气温均在23℃~26℃

 预计5月13日,珠江三角洲、粤东市县和河源、梅州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粤西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广东其余市县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预计当天受冷空气影响,全省气温开始下降。广州市区阴天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气温22℃~25℃

 预计5月14日,广东中北部市县雨势明显减弱,广东南部沿海市县仍有中到大雨。预计当天广东北部市县最低气温介于14℃~16℃,广东其余市县最低气温介于16℃~20℃。广州市区阴天有大雨,气温20℃~23℃。

 展望5月14日至5月15日,广州市区降水将有所减弱;受冷空气影响,5月14日至5月16日广州日平均气温将下降3℃~5℃。

  广东各地需做好防涝防强对流工作

 广东省气象局提醒,5月10日至13日影响广东的降水过程,具有今年以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特点,城乡积涝和地质灾害风险极高,需密切关注并做好相关防御工作。建议各地需重点做好持续性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防御。

 需注意做好疫情防控临时构筑物的'防范短时大风、雷电和强降水工作。需防范强对流天气对海上作业、水上交通、海岛旅游等造成的影响,并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下,请抓住有利时机,做好水库科学蓄水工作。

广东强降雨来袭,广州多地加强布防应对3

 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10日起,广东将有一轮大范围的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降水过程。记者了解到,面对暴雨来袭,广州地铁已根据预案全面启动了防洪防汛工作,部署多项安全应急措施,保障运营线路、市民出行安全,竭力织密汛期“防御网”、守好地铁“安全线”。

  强化隐患排查,人员24小时值守

 据介绍,为做好相关防御准备,广州地铁提前加紧加密对线网近4000个防洪关键部位、5座跨河桥梁,特别是对地势低洼车站、区间风亭、出入段线洞口等高风险区域以及新线与既有运营线路接口、合建口、井盖设备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即时整改。

 各车站已按照《防汛作战一张图》组织进行防汛防涝演练,车站全员熟悉掌握车站三维结构图、防洪应急物资分布、地铁范围排水防洪情况及周边的江河水位、径流情况等重点信息。

 与此同时,广州地铁从5月9日起增派人员在关键设备房和防洪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值守,并在原有5支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成立的专职应急救援队和由3000余人组成的142支兼职抢险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了1支运营应急救援总队、4支线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并在长湴、杨箕、南岗、官湖等多个防汛重点车站设置防汛集结点。

 当启动相应预警级别时,抢险队伍将立即集结到指定地点待令。

  明确停运启动条件,必要时将停运

 在往年防洪防汛经验的基础上,广州地铁对超过设计暴雨强度等极端情况下列车停运、乘客疏散、车站关闭等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模拟复盘,根据出现极端条件的不同程度影响,制订出入口关闭、车站关闭、区段停运、线路停运、线网停运等五种不同程度停运措施并明确相应的启动条件。

 当出现有出入口、安全疏散口水位达到“关站线”等影响车站运营的情况,广州地铁将及时组织关闭受影响车站;当外部道路大面积水淹,导致有水流入轨行区等影响列车运行的情况,广州地铁将及时组织受影响线路部分区段乃至全线停运。

 同时,广州地铁每个地铁站均设有《车站联防联控责任人表》,详细登记负责该站的区、镇街、地铁集团等七级防汛责任人的姓名和电话,供车站应急使用。

 此外,与应急、水务、气象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网机制,做好信息沟通及应急支援的准备工作,及时预判相应区域内地铁车站防洪风险,及早研判态势,启动预案,联合救援。在应急情况发生时,广州地铁将通过地铁电视、车站广播、告示、官方微博等途径告知广大乘客地铁行车组织的变更,便于调整出行方式。

  充实抢险物资,加大防汛监测预警

 针对即将出现暴雨的情况,广州地铁在近年新增购的大功率液压动力站、液压潜水泵等防洪抢险设备已随时待命。同时,各车站也均已备好防洪沙包、吸水膨胀袋、防洪挡板等防汛物资,关键车站、车辆段还配备了水泵、消防水带、电缆卷盘等抢险物资。

 此外,广州地铁还积极探索丰富防汛监测预警手段,在重点车站及防洪黑点加装出入口水位监测及报警装置、区间水位监测报警装置及雨量计等设备,并将相关输出信息接入地铁BAS系统,实现雨量等级判断、报警与提醒、即时与累计显示等功能,有效提升防洪涝精准预警能力,以科技赋能防洪防汛。

 广州地铁提醒,雨天路滑,请乘客小心慢行,防止滑倒。大雨到暴雨等恶劣天气出现时,地铁车站将根据现场情况适时关闭出入口扶梯。同时,车站将为市民提供便民雨伞租借和派发一次性雨衣等服务,加强对行动不便乘客的引导和服务。请广大乘客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有序进出。

广东多地实施人工增雨,此举是为了什么?

据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东莞还是会有阵雨,除此之外,冷空气也一起杀到了!

9月15日,受高空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广东大部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6~8级雷雨大风。同时受高空槽和弱冷空气影响,全省大部最高气温先后下降3~5℃,东莞最高气温将跌至2字头。

东莞未来天气:16日受高空槽和弱冷空气影响,有中到大雨,17日有阵雨或雷阵雨,18-21日多云为主,局部有阵雨,22-24日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

请注意防御强降水、局地雷电、短时大风及其引发的灾害。前期我市已出现强降水,地质灾害的出现具有滞后性,请注意加强防范。

暴雨预警信号预防指南

一、蓝色预警防御

1、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预警防御

1、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三、橙色预警防御

1、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四、红色预警防御

1、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暴雨预警信号

受气象干旱的影响,近日,广东多地实施人工增雨,而且雨量达暴雨局部大暴雨。

近段时间,广东干燥少雨,森林火险预警几乎覆盖全省。9日起,全省将自西向东有大雨,气象部门也将抓住这次天气过程,实施人工增雨,帮助水库蓄水。

人工增雨,是在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接近于降水的条件下,用飞机、火箭向云层播撒催化剂促进降雨,并不是人工造雨。

人工增雨是根据自然形成降水的原理,人为地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因素,促使云滴迅速凝结或接触而增大成雨滴,落向地面的过程。具体做法是,根据云层物理性质,选择适当的时间,用飞机、火箭将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撒到云层中,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减轻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通常在天然云层已经或接近降水量的情况下,人工降水量的方法才能起作用。人工增雨的自然变化速率大,人工增雨的幅度也小,因此对人工增雨的效果难以估计。通过人工催化得到的降水量,即催化后的实际降水量与不通过催化得到的自然降水量之差。真实的降水量可以确定,但是能否正确地估计可能的降水量,则成为效果检验的关键。当人们对降水的物理规律了解不够时,主要依靠统计方法来估计可能的自然降水量。

从人工增雨研究的角度来看,仅仅评价增雨量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整个物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比如催化剂在云的指定部位是否达到一定浓度,冰晶或大滴的浓度是否明显增加等。观察和统计这些宏观和微观特征量的变化,可以从物理过程分析人工催化的作用。这个观测试验叫人工降水效果物理试验。例如在冷云实验中,观察到催化后冰晶浓度增加,过冷水滴减少,说明人工催化在云的微物理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人们普遍认为,人工降水的科学实验必须严格按照统计学的要求,按照预定的设计长期进行,同时要对自然降水过程和人工催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探索和数值模拟,使实验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和统计可信度。

所以,此次广东多地实施人工增雨,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土地的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