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图表 天气图表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_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查询
tamoadmin 2024-10-13 人已围观
简介1.空气质量指数70怎么样?2.什么是空气质量指数(AQI)?3.空气污染指数标准4.空气质量指数高还是低好5.空气质量级别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优。2023年9月上海市空气质量月报: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23年9月,本市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77.4%,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出现7天超标,首要污染物均为O3,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数。PM2.5、PM10、SO2、NO2月均
1.空气质量指数70怎么样?
2.什么是空气质量指数(AQI)?
3.空气污染指数标准
4.空气质量指数高还是低好
5.空气质量级别
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优。
2023年9月上海市空气质量月报: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23年9月,本市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77.4%,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出现7天超标,首要污染物均为O3,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数。
PM2.5、PM10、SO2、NO2月均浓度分别为18μg/m?、29μg/m?、6μg/m?、20μg/m?,CO日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0.7mg/m?,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为176μg/m?。
与去年同期(空气质量AQI优良率64.5%)相比,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上升12.9个百分点;PM2.5和PM10月均浓度分别下降18.2%和14.7%,SO2月均浓度上升50.0%,NO2月均浓度持平,CO日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下降12.5%,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下降10.2%。
与上月相比,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上升0.7个百分点;PM2.5、PM10、SO2和NO2月均浓度分别下降30.8%、14.7%、14.3%和20.0%,CO日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下降12.5%,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下降7.9%。2023年9月,本市道路PM10移动监测月均浓度为66μg/m?。
上海市气候特点: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6℃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30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但一年中60%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是上海气候的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冬天约有126天,夏天约有110天,春、秋两季相加约130天。
上海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7、8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约28℃;1月份最低,月平均约4℃。年降水量约11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都可旅游,其中春、夏两季是最佳旅游季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市
空气质量指数70怎么样?
aqi是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对空气质量进行定量描述的数据。
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描述了空气清洁或者污染的程度,以及对健康的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重点是评估呼吸几小时或者几天污染空气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呼吸污染的空气后,在几个小时或几天的经验。
扩展资料:
空气质量指数,颜色越深,代表污染越严重。绿色代表空气质量优,**代表良好,橙色代表轻度污染,红色代表中度污染,紫色代表重度污染,褐红色代表严重污染。
AQI在发布时一般都取24小时平均值,因此许多手机客户端查阅实时数据常与媒体公布的有所差异。同时,由于中国与美国用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指数表不同,在污染物浓度达到同一值时,AQI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同。
百度百科-AQI
什么是空气质量指数(AQI)?
空气质量指数70为良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通过报告每日空气质量的参数,描述了空气清洁或者污染的程度,以及对健康的影响,计算空气质量指数通过五个主要污染标准:地面臭氧,颗粒物污染(也称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150微克每立方米时,AQI即达到200,当PM2.5日均浓度达到250微克每立方米时,AQI即达300,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每立方米时,对应的AQI指数达到500,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空气污染指数标准
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AQI与原来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有着很大的区别。AQ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项。
而AP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老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的污染物仅为SO2、NO2和PM10等三项,且AQI用分级限制标准更严。因此AQI较API监测的污染物指标更多,其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空气质量指数注意事项
AQI的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市民看AQI时,不需要记住AQI的具体数值和级别,只需要注意优(绿色)、良(**)、轻度污染(橙色)、中度污染(红色)、重度污染(紫色)、严重污染(褐红色)等六种评价类别和表征颜色。
当类别为优或良、颜色为绿色或**时,一般人群都可以正常活动;当类别为轻度污染以上,颜色为橙色、红色、紫色或褐红色时,各类人群就需要关注建议取的措施,在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出行时作为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指数高还是低好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品,同样空气中的污染同样会对人体,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
这一切是可以通过空气质量或者空气污染指数来判定的!那如何判断空气的质量呢?
AQI!那AQI又是什么呢?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对空气质量进行定量描述的数据。AQI指数也只表征污染程度,并非具体污染物的浓度值。由于AQI评价的6种污染物浓度限值各有不同,在评价时各污染物都会根据不同的目标浓度限值折算成空气质量分指数AQI。 空气污染指数的取值范围定为0~500,其中0~50、51~100、101~200、201~300和大于300,分别对应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 I级、II级、III级、IV级和V级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定数值,在实际应用中,又把III级和IV级分为III(1)级、III(2)级和IV(1) 级、IV(2)级。空气质量如何划分?
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 1、一级: 空气污染指数 ≤50优级 2、二级: 空气污染指数 ≤100良好 3、: 空气污染指数 ≤150轻度污染 4、四级: 空气污染指数 ≤200中度污染 5、五级: 空气污染指数 ≤300重度污染 6、六级:空气污染指数>300严重污染 当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时,人们可正常活动。例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空气质量好,污染指数多小于50,一般的商业区、居民区也在100以内; 当空气污染指数达到轻度污染(即100~200间)时,健康人群可出现刺激症状,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当空气污染指数达到200~300时,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于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当达到重度污染(即空气污染指数在300以上)时,则健康人也要避免室外活动了。 它将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分级表示,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针对单项污染物的还规定了空气质量分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 通常情况下,空气质量指数是国际上普遍用的定量评价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但各国统计标准和方法有所不同,对环境的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不管怎么样,无论是室内还是大型建筑物,在入住进去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个空气质量检测。为了您自己,也为了您的家人。日常的生活中,也需要多多注意。在保护空气环境的同时,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指数低好。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衡量环境空气污染程度的一种指标,数值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差,越低则表示空气质量越好。AQI通常分为六个级别,从0到500不等,其中0-50被认为是“优”,51-100被认为是“良好”,101-150被认为是“轻度污染”,151-200被认为是“中度污染”,201-300被认为是“重度污染”,301及以上则被认为是“严重污染”。
空气质量指数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因为空气污染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癌症等健康问题。因此,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推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空气质量分为6个等级,对应空气质量指数的6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
1、一级:优;空气质量指数0-50;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2、二级:良;空气质量指数51-100;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此类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3、: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01-150;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4、四级:中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51-200;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5、五级: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201-300;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6、六级: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指数>300;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停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法律依据
《环境保护部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
第一条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新时期加强大气环境治理的客观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加剧,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PM2.5和O3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迫切需要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污染物监测项目,加严部分污染物限值,以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推动大气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