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中央台天气预报员宋英杰简历_中央台天气预报员
tamoadmin 2024-10-19 人已围观
简介1.今天早上刚播完的CCTV-5天气预报员叫什么2.中央天气预报播音员裴新华是哪里3.天气预报员与天气记者区别4.杨丹天气预报主持人个人简历5.中央电视台主持天气预报的人员月薪是多少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在不同类型的观测站对大气特性、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等进行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特种观测、天气雷达观测、气象卫星观测;(2)按有关规定,传输观测信息;(3)输录观测资料,进行预审的基本统
1.今天早上刚播完的CCTV-5天气预报员叫什么
2.中央天气预报播音员裴新华是哪里
3.天气预报员与天气记者区别
4.杨丹天气预报主持人个人简历
5.中央电视台主持天气预报的人员月薪是多少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
(1)在不同类型的观测站对大气特性、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等进行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特种观测、天气雷达观测、气象卫星观测;
(2)按有关规定,传输观测信息;
(3)输录观测资料,进行预审的基本统计等。
从事气象信息分析和研究,制作并向社会发布天气预报的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
(1)收集、分析所有可收集到的实时和相关的历史气象资料,制作所需范围的短期和中期大气环流形势和大气质量预报;
(2)用预报技术方法,按规定、规程制作和发布责任范围内的短期、中期天气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
(3)随时监视大气环流演变和天气变化,制作和发布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
今天早上刚播完的CCTV-5天气预报员叫什么
只能是遥控器。
有必要在节目播出时也拿着的,多半是起到提示作用的设备的遥控器。天气预报要有图示,而背景的图和前面的主持人是分别合成的,主持人要指对具体的位置需要功夫,手里拿着的东西大概有助于帮助很好完成这样的工作。
中央天气预报播音员裴新华是哪里
管文君
姓名:管文君 管文君
[1] 性别:女 生日:年9月26日 星座:天秤座 民族:汉 籍贯:河南 郑州 户口所在省市:北京市 身高:165cm 体重:47kg 学历:本科 特长:主持、朗诵、表演、国画、平面、童声模仿 毕业院校/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喜欢的食物:水果 最喜欢的颜色:所有亮色和粉色 约会:中央电视台旅游卫道《旅游气象》、中国教育频道《天天气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气早报》、《天气快报》。
天气预报员与天气记者区别
裴新华,这位出身于中医世家的天水美女,12年12月5号生于甘肃天水,在1994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前,从没想到能在电视里和大家说天气,毕业后却一直在 CCTV-1 《天气预报》栏目里为全国观众播报着每天的阴晴冷暖 。2004年3月裴新华荣获“最具人气气象节目主持人” 称号单项奖,她发表获奖感言: “我想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大家,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
她说:“我喜欢和朋友聊天,喜欢器乐演奏、喜欢游泳。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整天整天白日做梦,梦想长大以后从事这样那样的工作。我的梦五花八门, 但唯独没有梦到会在电视里和大家说天气。在那些嘻嘻哈哈,混混沌沌的日子里,我象忽视空气的存在一样忽视着天气,突然之间,因为这个工作,天气和我之间有了内在而亲密的链接。每当黎明醒来跑到窗口看看天,看看太阳,我会感到在内心深处还有一双眼睛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带着别样的感情观察着天气,和它亲热地打招呼。也因为这份工作,我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从街头陌生人恍然大悟地 " 噢 , 你就是 ......"。到收到很多观众善意友好的来信,我只是作了份内的工作,它却回报了我很多。”
她说:“这几年 ,<< 天气预报 >> 有了不小的发展,格式化的语言逐渐被人性化的讲解替代, 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也越来越多 ,太阳会笑,云彩会摆动小手,我也在 " 风霜雨雪 , 阴晴冷暖 " 中和 << 天气预报 >> 一起成长,它是我的老朋友。都说电视是一个家庭中的客人,我希望 << 天气预报 >> 能成为每个家庭最受欢迎的客人,希望我能成为观众朋友生活中的贴心人,不管预报了阴天还是下雨,我的微笑都能使人们心中充满了暖意”。
裴新华身高168cm,体重50kg,最喜欢的水果是荔枝;最喜欢的花是牡丹。
2004年8月1日,TOM网站主持人林白对裴新华进行访谈时,裴新华畅谈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婚姻、家庭和业余爱好等。她说:“我出生在天水,父母亲都是医生,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哥哥是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员,姐姐是西北工业大学的教授。我在天水长到6岁后和家人一起搬到兰州。高中毕业后考到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后从事气象预报工作一直到现在。”
“我是90级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学生,没毕业的时候就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实习。后来中央气象台的领导去电视台时发现了我,我就到了这个岗位。”
“老实说以前我可能会有一些别的想法,但我越做越觉得这个节目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比较难做的节目,而且它很重要,我现在没有别的想法了。”
“我很留恋广播学院的生活,我们学校有一条大马路,马路两旁有很多白杨树,广院的学生都很活跃,那个时候觉得特别轻松、特别快乐——大学的时候我是学校队的成员,我们参加各种演出,那种经历特别美好……在学校的时候我自己还不是特别清楚我最适合哪一类节目,所以哪类节目都接触一下、尝试一下,在不断的变化当中逐渐了解自己。所以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做过一个介绍书法的节目,还做过中央台经济部的经济信息联播和中央台文艺部的《旋转舞台》。”
“我现在结婚了,工作之外基本上就回归家庭了。没有结婚之前就泡泡吧、蹦蹦迪、逛逛街什么的,多数女孩子都这样吧。”
“我想起了我老公的一句话,他说北京这个地方遍地是黄金,只要你静下来心来做一件事情,就肯定能够做成。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不要有浮躁的心态,而且你可以向对方展示你的才能,证明给他看。成功都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
“我的老公是通过介绍认识的……确切说是缘分,是天定的。我的爱人是理工大学的毕业生……。”
“一开始见面他不知道我是谁。认识后他看天气预报的次数多一些了,看过我的节目以后他还会给我一些建议,比如希望我轻松一些、时尚一些。”
“我觉得可能和我的家庭以及从小的熏陶有关系吧。我爷爷是老中医,除了不会弹琴,他的棋、书、画都很棒,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爷爷都会出一些谜语、对联什么的给我们猜,所以受了不少影响。记得那是很小很小的时候,一天早上起来打开收音机听到一段古筝演奏,当时我觉得那个声音实在太美了,就是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工作以后我就想,我既然喜欢古筝,为什么自己不能学一下呢?就去买了一把古筝。拿到宿舍以后拨了一下,觉得声音真是,美得让人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本来就是比较瘦的体型,在生孩子之前也才130斤。我在月子里一天喝6大碗汤,因为要母乳喂养嘛,当时真是为了孩子就‘豁出去’了,可也没胖起来。我婆婆带孩子很有经验,对我照顾得非常好。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断奶了,我也上班了。上班本身就有利于减肥,毕竟精力要往工作上转移一部分。我不赞成节食,作主持人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饿着肚子是不行的。更何况主持人的外型赏心悦目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看上去顺眼其实就可以了。”
“我在怀孕2个月的时候就休了,共休息了1年。有人问我离开镜头会不会担心观众忘了自己,我想,工作的时候我会全心投入,同样,既然打算做妈妈,我也会一心一意,从孕育的最初就给孩子营造最好的氛围。所以我尽量远离辐射,保持轻松的心情。而且,在休的时候我认真地在为将来当妈妈‘充电’,在怀孕前我都不知道还有那么多有关育儿的书刊和电视节目——对了,我还一直是《妈妈宝宝》的忠实读者呢。”
“因为我的工作是值班制,有轮休,所以有较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在这一点上我没有压力,这是我和孩子的。在儿子3岁前,我一定要尽量多地跟他相处,关注他。但这并不代表工作就成点缀了,对女人来讲,工作和做母亲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有了孩子以后我觉得自己的心态反而更从容了,这对工作也是有帮助的。我不会作全职妈妈,如果和社会失去了联系,你的阅历不能丰富,知识得不到更新,拿什么去很好地影响孩子呢?”
“我儿子铭铭非常调皮,是典型的男孩子性格,不喜欢芭比娃娃,喜欢汽车。他精力旺盛,非常倔强,想达到什么目的就大喊大叫,急得不得了,比如一看到我们上桌吃饭就着急啊,小手往这个碗里伸伸,往那个碗里抓抓……”说到孩子,裴新华的眼睛亮闪闪的,似乎想赶快把美好的一切与大家分享。受到她欢快语气的感染,我们都笑起来了,仿佛看到一个小男子汉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热爱。
“你们放心吧,只要我在这里,铭铭就会很乖的,他非常‘黏’我。我看到书上说,孩子到4个月的时候对母亲产生明显的偏爱,可我看到铭铭在4个月的时候好像没有对我明显地偏爱啊,我心里酸酸的,就老跟我老公唠叨。等到他半岁以后就开始认我了,现在只要看到我就只要我抱,老公为这个取笑我很长时间……”
杨丹天气预报主持人个人简历
1. 天气预报员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四个字:预报天气
2. 天气预报员是怎么预报天气的?
八个字: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其实,这些天气预报员都是播音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学的都是播音主持专业,而真正的预报员学的是气象学相关专业
大家应该对天气预报员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了,他们并不是电视上天气预报里那些光鲜亮丽的俊男美女,事实上,天气预报员是一群整天对着电脑分析数据、并得出天气预报结论然后提供给天气播音员的人。听着有点绕,简单点说,预报员就是天气预报背后的技术支撑,他们把一堆难懂的数据和产品转化为公众能够听得懂的预报语言,他们 24 小时值班,全年无休,没有正常的节日和周末。这些人绝大部分人是不上镜的,只有首席预报员在接受媒体访的时候你们才能看到预报员的身影。
应该可以区分播音员和预报员了吧?那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天气预报员是怎么预报天气的?
开头提到的八字方针就是天气预报过程的高度概括: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怎么把握现在?
所谓把握现在就是要了解天气实况,当前大气环流的状况、天气形势的发展、地面气象要素的基本信息,也就是说,既要知“天”,也要知“地”。下面要隆重介绍另一类默默无闻的气象工作者,他们的名字叫做“气象观测员”,也就是给天气预报员提供实况信息的这一批辛勤付出的人。同样的,他们也是 24 小时值班、全年无休、没有正常的节日和周末。天气预报一天都不能停,气象观测也是。
现在已有的观测手段已经非常丰富了,为了得到高空的实况信息,08h、20h 探空观测站都会进行探空观测(14h 部分探空站会进行加密观测,站点数量非常少,获得的信息很少)
还有你们都知道的卫星云图,也是高空观测的一种手段,现在气象卫星有极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两类,这里不具体介绍了,有点复杂,也不是今天探讨的重点。
当然高空观测还有其他手段,如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风廓线仪等,但业务上最广泛应用的就是上面谈到的探空观测和气象卫星。
关于怎么样得到近地面气象要素因素,想必大家多少都是知道的。我们有遍布全国的气象观测站,还有很多无人值守的气象自动站(无人值守,自动传输温、压、湿、风数据)。
气象观测站的观测的要素非常多: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降水量、能见度、日照、地温、土壤温度等气象要素(上面提到的探空观测站是级别较高的观测站,大多数的观测站不承担探空观测任务)。
还有一种观测站叫做雷达站,观测降水回波的发展
雷达是观测降水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短时临近(0~3 小时)预报服务中。
观测手段的发展能够提供最新的实况数据,天气预报员就是通过这些数据来了解当下大气和地面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之前提到的“把握现在”。
那究竟怎样“预测未来”?
在预测方面,现在预报员所依靠的重要资料就是数值模式产品。目前业务上常用的数值预报产品有欧洲中心、华东区域中心(国产)、T639(国产)、GFS、日本模式、NCEP 等,各家数值产品均有天气形势场和要素场预报。也就是说,所有的模式都会告诉预报员,明天、后天、大后天是什么天气、温度是多少、风力是多大。说到这里,想必会有很多人会说,那不是很简单吗?都告诉你什么天气了,你居然还不会报?就按照数值模式结果报不就完了吗?听着真的是 so easy,各种轻松愉悦有木有?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刚才已经说了,各家数值模式都会告诉你天气状况如何、各要素如何,但是每家模式的预报结果都不相同,经常会出现大相径庭的状况,并且,没有一家模式是稳定地一直能够预报准确的。
于是问题来了,预报员到底该听谁的?究竟要怎么报?当所有模式争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天气预报员就闪亮登场了。他们根据所掌握的实况信息,结合本地气候特征,依据个人经验,综合考虑各项可能的影响因素,对数值产品进行主观订正,最后给出预报结论。
由于个人理解的不同,对同一地点、同一天的天气,不同预报员很可能给出不同的预报结论,为了方便预报员之间交换意见,商议天气状况,国家局每天 8:00 准时进行天气会商,各省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组织省内会商,而各个市同样会组织市县之间的天气会商。就是这样一级一级,全国的预报员每天都在商议未来的天气究竟该怎么报。
当然,即便如此,预报员也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是经常会报错。天气预报永远不可能 100% 准确,但预报员永远都是在付出 100% 努力。我们永远都承认我们会报错,但是即便是报错,我们也是在很努力、很用心、很认真地报错,请你们原谅我们技术有限、能力不足。
基本说完了,总结一下。天气预报员就是告诉你未来几天会不会刮风下雨的那一群人,他们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依靠所取得实况信息、气候背景、个人经验等对数值模式预报的结果进行主观订正,并将所得到的预报结论转化成公众所能听懂的语言,最后天气预报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公布,于是你们就能在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看到天气预报了。
最后补充一句,除了中短期天气预报,预报员还有很多其他工作,其中短临预警服务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任何时候,你们看到的气象预警信息,都是由预报员发布的。
中央电视台主持天气预报的人员月薪是多少
杨丹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
1988年,在邵阳市一中就读于高128班。1991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1995年,进入中国气象局担任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2002年10月26日,做客搜狐《名人有约》,并与网友一起交流播报天气预报工作心得,回答网友的提问。2003年2月13日,再次做客搜狐《名人有约》,与名人有约主持交谈工作趣事,如果天气预报播报不准的话,会很内疚。
3月23日,为了让观众目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在“世界气象日”当天国家气象局对公众对外开放,杨丹在国家气象中心大楼前摆设签名处。2004年3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早间《第一印象》担任节目主持人。
对杨丹的评价:
杨丹是个非常认真的人,对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一名天气预报主持人,杨丹的任务并不轻松。杨丹需要背下各种风力级别、经纬度等信息,同时还要研究如何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信息。在主持《天气预报》的时候,杨丹不能坐下,必须站着说话。为了站得好看,杨丹经常练习站姿,保持挺直的腰背。
杨丹的坚持和努力换来了不断的成长和进步,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成为“气象**”。虽然杨丹的事业如日中天,但杨丹并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杨丹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对工作的严谨态度,每次都早早背下资料,将难懂的内容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工作压力让杨丹经常忘记吃饭。
你是想进文艺中心文艺部吧协调?做制片呗现在台里的每个栏目待遇都不一样的少的3,4千多的过万再有现在进台不太好进了基本都是台聘或外聘栏目那边的制作比较吃香建议考个研再尝试进台吧大本儿现在有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