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景点天气 景点天气
山东天气空气质量_山东空气质量预报
tamoadmin 2024-10-14 人已围观
简介1.写一篇关于莱州空气质量的研究报告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或污染物质的增加,超出了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适应范围,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现象。这些污染物质可以来自工业排放、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农业活动以及自然源等。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1. 颗粒物(PM2.5和PM10):微小的固体颗粒和液滴,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它们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对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PM2.5更
1.写一篇关于莱州空气质量的研究报告
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或污染物质的增加,超出了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适应范围,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现象。这些污染物质可以来自工业排放、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农业活动以及自然源等。
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
1. 颗粒物(PM2.5和PM10):微小的固体颗粒和液滴,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它们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对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PM2.5更细小更危险。
2. 臭氧(O3):在地面层为污染物,但在大气高层则构成有益的臭氧层。地面臭氧是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下反应产生的,对呼吸系统和植物造成伤害。
3. 氮氧化物(NOx):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主要来自燃烧过程,特别是车辆和工厂排放。它们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可以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损害。
4. 二氧化硫(S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酸雨并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5.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的气体,主要来自于不完全燃烧的化石燃料。它会干扰血液中的氧运输,对人体健康有害。
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包括各种有机化合物,如苯、甲醛等,来自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它们可以对健康和大气产生负面影响。
空气污染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此外,它还会损害农作物、水体、土壤和生态系统,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减少空气污染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写一篇关于莱州空气质量的研究报告
空气污染的危害有:
危害人体健康
(1)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2)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危害植物
(1)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2)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
(3)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影响气候
(1)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2)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
(3)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
(4)增高大气温度: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
(5)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
本月初,许多地方连日浓雾,尽管有些城市的气象部门解释这是雾而非霾,却依然无法打消公众心头对空气污染的担忧。以往笼统显示“优”、“良”或“轻度污染”的空气质量预报,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大家希望了解更多。
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刚刚结束,各界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环保部也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前(2016年1月1日前)实施。而在此前的11月下旬,我省已决定明年起将全面开展PM2.5的监测工作,对大气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描述性指标——“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将能见度作为重要技术参考指标,从明年起每月将通报各市空气质量状况(见11月24日本报三版报道)。
为什么提出描述性指标
PM2.5,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但它的另一个称谓——“可入肺颗粒物”,也许更容易被大家理解。日前记者随机向几位路人问起PM2.5,大家的认识大致相同:“特别小,能随着呼吸进到肺泡里,所以对健康特别不好。”“听专家说,PM2.5就是城市灰霾天气的主要‘祸首’。”“好像含有毒物质比较多,而且听说戴着口罩也不管用。”记者将他们的焦虑带到了省环保厅厅长张波面前。
“PM2.5引起公众这么大的关注,我觉得是个好事。”张波说,这表明公众的环境需求在不断提升,对环境的关注、监督也在增强,环保部门作为职能部门有责任给公众解释清楚,这对环保工作“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助力”。
对于“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一大气环境质量的描述性指标,张波告诉记者,这是经过近一年的研究确定的。
“既然环境质量每个人都可感可知,和每个人的健康、生活质量都密切相关,那么就有必要让大家都能看得懂。”张波说,监测大气环境质量有很多技术性的指标,譬如大家关注的PM2.5、PM10,还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指标很“专业”,非专业人士较难理解,描述性指标就是把这一系列指标“翻译”成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话语。“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个“作不得”,如果这样的天数在增加,就表明大气治理成效明显,反之,就意味着大气治理不得法,“山东9500万人民群众都是环境监督员。”
记者了解到,提出这样的描述性指标,是借鉴了我省此前多年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经验。2009年,我省将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条条有鱼”写入了工作报告,每个月还有哪个市境内的哪些断面不达标、具体污染物超标多少都在媒体上予以公布。明年起我省在17市全面开展PM2.5监测,条件具备后也会逐步公布。
环保厅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具体的监测方案正在拟定。我省现有144个空气监测点位,其中国控74个,为了实现网格化监控我省又增加了70个,明年这些点位全要新上PM2.5的专业监测设备,监测的技术条件“已经很成熟”。
蓝天繁星对应能见度
作为与“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对应的技术参考指标,省环保厅决定引入“能见度”这一气象学的指标。张波解释说,所有的环境指标都无法和蓝天繁星直接对应,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能见度这个指标比较好。以济南为例,当能见度大于10公里时,没有特殊气象因素干扰(如多云天气),就会观测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据悉,当监测条件具备后,我省将会公布每年能见度的变化程度以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能见度大于10公里)的天数。
研究初步认定,能见度主要受PM2.5、PM10、湿度、温度等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反映大气污染情况的PM2.5、PM10浓度越高,能见度越低;湿度、温度则主要受自然现象影响,湿度大,就容易有雾,能见度就低。就像12月初那几天,济南大雾,室外湿度达到了75%以上,加上静风环境,这种天气非常有利于污染物聚集、加重污染。现在,省环保厅正在组织力量,研究这些因素和能见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作用的情况。
张波说,“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夜,躺在院子里数星星的场景,这样的美好景象不应该只成为记忆。”
从国际上看,环境治理也是先从流域治理开始,到一定程度后转向大气治理。但治气、治水的规律不一样,相较而言,治气更难。张波说,从国际经验看,治理大气,最根本最基础的在于能源结构的调整。目前,山东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接近80%,而且煤炭消耗量还在增长,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还不到30%。这样的能源结构不改变,大气质量难有根本性的改善。从这个意义上,关注PM2.5只触及到了大气污染的表面,更应该关注的,是这样的能源结构如何调整。而透过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反映出的正是艰难调整中的产业结构。
据介绍,一系列关于大气治理的分阶段逐渐加严的地方排放标准,正在研究制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