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景点天气 景点天气
隰县天气预报30天_隰县天气预报30天查询结果
tamoadmin 2024-10-04 人已围观
简介9月10日上午10时,大河之旅之甘肃论剑在兰州“黄河第一桥”举行,多位专家黄河上品茗论剑,腾讯网通过卫星进行了图文直播。在“大河之旅”的后方,我们特别邀请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杨大文教授,于9月10日19:30作客腾讯,对黄河水状况进行在线访谈,欢迎广大网友提前提问,参与互动!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腾讯新闻频道“大河之子”系列访谈,我是主持人芬芬。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在这里我祝全
9月10日上午10时,大河之旅之甘肃论剑在兰州“黄河第一桥”举行,多位专家黄河上品茗论剑,腾讯网通过卫星进行了图文直播。在“大河之旅”的后方,我们特别邀请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杨大文教授,于9月10日19:30作客腾讯,对黄河水状况进行在线访谈,欢迎广大网友提前提问,参与互动!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腾讯新闻频道“大河之子”系列访谈,我是主持人芬芬。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在这里我祝全国的老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的嘉宾,是清华大学水利系杨大文教授。
杨大文: 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腾讯网,谈我们的母亲河。
主持人: 我们在此祝杨教授节日快乐!杨教授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当得知我们这次大河之旅公益环保活动后,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这次访谈。黄河的问题非常严峻了,在您的著作里,对于黄河水的研究非常多,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黄河水作为研究中国水的问题?
杨大文: 我上次在清华大学开了一个会,我讲到全球水和水危机的问题,以及世界四大文明。中华文明是从黄河起源的,四大文明中有三大文明源自河流文明——中国黄河,印度恒河以及埃及的尼罗河。世界大河造就了世界的文明,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是从黄河开始的,黄河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主持人: 您能不能说一下黄河水相对于其他河流的特点?
杨大文: 黄河最大的特点是泥沙和流沙。为什么叫黄河?因为看到黄河的颜色是黄的,中国人的皮肤也是黄的。你看黄河水不像南方的水是青色的,它最高达到几百吨的泥沙,都是从黄河高原来得。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下游大量河道瘀积,发生很多次洪水。黄河带给我们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灾害。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黄河的水越来越缺乏。回到50年前建国初期,我们人口只有4亿,现在人口14亿了。
主持人: 这50年之中,水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杨大文: 水从自然和谐来说,没有根本的变化。50年前的水和50年后的水没有太大变化,不是说以前的水非常丰富,我们现在水变得非常少,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水会紧张呢?主要的原因是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需要粮食,需要开发,城市增长需要水,工业增长需要水。因此黄河的水越来越少,我们能看到的水越来越少。
主持人: 就是人口越来越少,水越来越少,出现下游断流的现象。
杨大文: 造成环境变化最大原因就是人类的影响,有时候发生洪水有时候发生干旱。这种属于自然现象,它是有周期的,这是自然规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黄河断流现象,有气侯原因,自然原因,还有人为原因。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工业高速发展,需水量急剧增长,可能断流现象不会这么严重,断流的严重加剧了断流的发生。在90年代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连续干旱,可能也是造成水断流的原因之一。在我的文章中曾提到,黄河断流根本原因是人类过分开发水造成的。但是它也有自然原因,首先是气侯偏干旱,降雨连续偏少,全球气侯变暖,气温持续升高。水在减少,我们的需求在增加,这就会造成断流。
主持人: 最近这几年黄河流域水的开发和利用现状是怎样的?
杨大文: 从90年代开始断流加剧,年是最严重的,大概三分之二的时间,黄河下游大概有700公里没有水,这是最严重的。后来中央开始重视,加强管理。现在,断流已经不再过多发生,一个原因是于我们的管理加强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气侯是变化。有的时候发生连续的干旱,有的时候还会变成正常气侯。去年在局部地方曾发生过洪水,你可以看到气侯的恢复,降雨增加。今年我们在山东黄河的下游,做了很多观测,少量的农田发生排水不畅。今年还发生了小型的洪涝的灾害。
主持人: 山东河段因为泥沙比较多,堆积成地上河的现象?
杨大文: 开封是最严重的,开封铁塔跟黄河河堤相比,比地面高出15米,黄河河堤两侧的地面要高出5米,到下游之后,我们灌溉非常容易取水,黄河只要开一个闸口就很容易把水引出去。这样就会造成下游干旱。
网友: 您能不能就黄河的水质各个省份不一样的情况谈一谈?
杨大文: 基本上黄河的河源和河口我都考察过。谈一下今年黄河给我的印象:我在兰州看到的黄河水,在兰州市还是比较脏的,已经开始浑浊。到了河源的时候水非常清澈,在那个地方黄河还是处于自然状态,人为的影响非常少,黄河水质在那还是一类水二类水。一类二类水是指自然的、人类没有影响过的水,三类水是人为影响过的水,还可以作为水源;到了四类水,就已经不能作生活用水,五类水根本不能做为工业用水,只能作灌溉用。现在黄河的情况,一类水二类水的比例非常少,估计现在是4%,只在青海有,青海之外很难找到,以前有支流,比如汾河。现在汾河没有好的水,渭河也没有好的水了。
杨大文: 四类水以下占黄河水将近50%。黄河到了哪些城市后,水质开始变坏的呢?兰州是一个大城市,银川、包头都是工业城市,给我印象非常很深的是,我们在上游测水质,从上游到兰州这段,黄河水质变化非常大。到银川的时候水质也很差,是浑浊发臭的水。我们都想开发城市,愿望是好的,但是带来的后果却非常严重。我们的污水处理基本上非常差,黄河水从兰州开始变差,加上渭河咸阳宝鸡。黄河的水质越来越差。甚至很多干旱的小支流快把水用没了。
网友: 黄河治理这几年也是非常重视,但是为什么没有看到明显的成效?
杨大文: 成效还是有的。黄河治理的成效,从断流来说吧,年黄河断流还非常严重,但现在好了很多,基本都可以通过水流;其次,黄河泥沙原来非常严重,大家不太关注泥沙问题,因为黄河一直以来都有泥沙问题。98年以后,我们提出很多政策,有退田还河,还有退耕还泥,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原来的耕地种上了树。去年,我看到很多地方都种了树,变化非常大。不只兰州可以看到很多退耕还林。国家有个政策能够执行到这样,变化和作用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人口压力大,不可能一天就能让黄河水都能往下流,这要慢慢来。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有一个规划。
网友: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后,会对黄河流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杨大文: 我们首先谈的是南水北调有不同的方案,现在实施的是东线方案,往天津供水。它和黄河是交叉的,水不会进入到黄河。会替代一部分原来靠黄河水的水。像中线从丹江水库往北京调水。它和黄河也是一个交叉,第一期规划的时候是不会进入黄河的,对黄河的下游不会有太大的改善。隰县是从长江直接到黄河的源头,然后从黄河的源头往下游,这个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干旱的时候,洪水的时候,没有流出去的水量是581立方。我们从隰县要出来的水就是110立方,基本上是三分之一,所以从根本上改变黄河的水的状况,而且是在黄河最缺水的地方调进去,这个影响对黄河的影响很大。
杨大文: 对长江影响有多大,目前有不同看法。我们需要水的时候长江水也是不多的,黄河需要水的时候是三月四月五月,这时长江的水也很小。所以我们要修水库,进行调水,所以这就有水库的问题,生态的问题,所以这个是非常复杂的,不能单一谈是好的坏的,只能说利大于弊的。为什么中线非常紧迫呢?因为北京市的用水是非常困难的,基本上要解决北京用水要靠中线。
主持人: 刚才您也讲到水利工程枢纽水库,像这样一些工程,对黄河水的治理和黄河水开发利用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杨大文: 我本身是学水利的,从上大学起就说要开发水,要防止洪水。建立水库,一是发电,二是灌溉,还有一个是防洪。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是在黄河。我们都知道非常有名的三门峡水库。那时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非常大,我们需要控制下游的洪水,所以在三门峡要建大型水库,减轻下游洪水的威胁,同时我们还需要发电,这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黄河有特殊问题,就是泥沙,基本上我们三门峡工程是失败的。到了50年代后期,黄河开发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困难时期以后,我们需要大量的粮食,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以农业灌溉为主,像下游的水利枢纽,都是以农业为主的。
杨大文: 58年开始,我们为了农业发展,大量开发黄河水,有了水之后就大量灌溉,北方有很多土壤灌溉以后,地下水就上升很多,蒸发非常强,北方降水量是非常少的,平均450毫米左右。我们大量灌溉,大量蒸发,形成了土地大量的盐碱化。这个影响非常大。大家都谈到这个教训。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看到水就像霜一样白白的,后来又加上灌水改善,现在盐碱化问题在下游基本上已经解决,但还是有这样的问题。到了90年代,水开发慢慢倾向于河流,在必要时我们上工程,论证时间比原来长了,也不是思想斗争的事儿,就是利弊的问题。在三门峡为什么还要修小浪底,为什么21世纪以后没有断流?下游恢复水流,能够最终调整下游的水。还有,我们黄河泥沙灾害是灾难性的。我们希望把沙拦住,这样的话对水开发是有好处的,这种工程的运行基本上是成功的,但是还有一些潜在的问题。
网友: 前几天谈到水库的瘀积,现在除了建一些水库还有一些别的好办法吗?
杨大文: 在《人民网》上我看到一个水土流失的保护工程。目前是想把黄河的沙拦到当地,把当地的水增加,能够过滤当地的沙,这样可以改善生态。如说草和树增加了,改变了生态,黄河的沙就会减少,如我们成功,将对黄河中下游非常有利,我们规划要建几十万,上百万这样的拦沙坝,可是拦沙的时候把水也拦住了,进入黄河的水少了,下游的水也少了,这样就不好了。现在要这部分水不给下游用,给当地用,给当地效益是高于下游还是小于下游呢?我基本上看到是高于下游的。
杨大文: 在现在这种气侯条件下能够成活多少树?控制泥沙能够控制到什么程度,50%,80%,还是20%?这个效果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我们现在治理成功的话,80%的泥沙能够拦住。现在我们也要节约水,不要像过去一样大量灌溉水,从农业上节水潜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现在很多城市都要靠水,都是沿着河流开发的,这对河流的威胁非常大。排水不经过严格处理,直接排到河里,对黄河是灾难性的。去年我们看到淮河流域流出上百公里污水带,震惊世界。淮河治理了这么多年,黄河如果不同样重视的话,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保护黄河水质。
杨大文: 我们现在来看黄河水,在兰州以上的黄河源区,水量占到60%,基本上我们在龙羊峡上游开发的程度还比较低,水质还是比较好的。这部分水太宝贵了,如果不保护好的话,黄河就没有干净的水了。黄河是下游城市排出来的水污染的。我们把天然水保护好了,把下游像兰州宝鸡,咸阳等地区水治理好的话,黄河的水治理还是有希望的。
网友: 黄河源头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很可能要牺牲一些环境,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保证环境不受到污染?
杨大文: 这个是非常难的问题。生活在城市的人,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总说发展中国家要保护环境,我们生活在城市的人,总是对农村人说要保护环境。我们现在也是在黄河中下游,你要保护水,对于上游来说我们有发展的权利为什么就不能开发呢?这是有矛盾的。换一种角度来说,是保护性开发还是破坏性开发。比如说现在有很多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方,我们只为了开发破坏它,这种损失是非常大的,如果说现在我们保护水,比如说旅游,不去破坏开发,这样对环境是非常好的。
杨大文: 中国旅游也有很多问题,如果我们中国人素质提高的话,不乱扔垃圾,旅游开发还是非常有潜力的。前几年我到了新疆,到了南疆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我们山河之雄伟,当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保护,不是去开发它,黄河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保护水,不是说黄河沿河的人们没有发展的希望,比如说我们下游的人经济开发出来了,上游的人也会得到一些好处,我们上游先保护,下游先发展,在经济上面一些援助,大家可以共同发展。
杨大文: 水利部现在有很多好的理念,通过市场调节,这就有可能有一个好的现象,母亲河流过我家,但是你没有权利破坏这个水,母亲河的水流过兰州,兰州的人没有权利去破坏母亲河,下游的人用母亲河的水先发展起来了,上游的人为了保护水做了牺牲,你要援助上游共同发展,这样的话,上游下游的人可以做到协调发展。这样就是两个问题,怎么样做到和发展协调发展,这样和谐社会就实现了。
主持人: 研究黄河水那本书,是您跟同事共同做的吗?
杨大文: 我当时是和一些同事一起做的一个合作项目,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在日本会关心黄河的事儿,我在最早的时候说了,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就是黄河。黄河的断流就促使了项目的实施,到现在我们还继续在做,不止这个项目,还有荷兰欧洲的。我们还做过黄河泥沙如何治理的模拟。修了拦泥坝效果是怎么样的,一年两年是看不到效果,等到几十年过去后,效果会怎么样?我们会做这样一个模拟,如果效果好的话我们就去做。对于中国人来讲的话,我们更应该关心黄河。
主持人: 您在日本也做了好几年时间的研究,日本那边有没有一些对于水的管理?有没有好的方式我们来借鉴?
杨大文: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中国和日本的管理水治理建设合作,我也被邀请参加了这个项目研究,我们在清华大学开了一个研讨会。讨论怎么在中国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水管理体系?我们提到了水权的问题,水市场的问题,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都是靠水权和水市场管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都是靠管理,实际上付出了很大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靠市场调节,减轻市场的负担,取得好的效果,这样的想法能够付诸实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现在正在实施。
网友: 模型设计对黄河水能有什么作用,这个实用性很大吗?
杨大文: 我们现在谈一个流域水的问题,水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一部分到土里面一部分到河里面,水是在不断的循环的,产生了水,我们现在通过计算机模拟,数学模型,我们模拟水循环过程,降雨以后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地表对我们产业有什么影响,对我们河道水有什么影响,我们通过模拟可以发现,不同的开发,不同的管理可能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有可能找到一个合理的比较好的方案指导,如说没有这种办法的话,我们只能去尝试,失败的代价很高,我们能够用科学得手段来预测。在国外,很多河流开发都做了非常多类似模型的预测,比如说天气预报,是靠全球大气,大气是在循环,模拟这个循环做一个预测。中国的天气预报是在中国周边做一个细的模拟,我们会有什么天气变化。我们近十年发现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说明我们模型越来越准了。我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深了。我们现在有很多卫星,也有很多的模型,这些模型都为我们做一个非常好的预测。
网友: 杨教授做这种模型的研究,通过你的研究能够展现黄河什么样的未来?
杨大文: 首先黄河的未来是取决于中国人的愿望,如果我们希望黄河流下去,希望黄河水质是永远好的。现在我们形势非常严峻,人口还在增长,黄河流域人口是最高的地区之一,尤其黄淮海地区。因为这里气温非常适合人居住,耕地也非常多,导致了这些地区人口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我们城市也在扩大,工业化也在增加,这个压力也在增加,最终黄河还是缺水,不是说我们水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前途在哪儿呢?就靠我们保护每一滴水,珍惜我们每一滴水,包括我们农业尽量减少黄河水的污染,珍惜我们每一滴水,这样的话会实现黄河永远流下去。黄河最终的治理需要一个探索,希望黄河能够治理更好更有效,这需要我们和下一代人进行探索。
主持人: 您在下一步会对黄河流域的研究做哪些工作?
杨大文: 自然科学研究占多数,黄河水怎么实现节约,最大的用水是农业,农业怎么去节水。实际上我国农民相对来说节水潜力还是很大的,现在节水靠农业技术,这样的话农业负担很高,在我们研究水消耗几率上,找到一个可行的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研究出一个简单的管理方式,找到更科学的依据去节水。第二个是治理,以后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修一个坝能控制多少洪水,能控制多少泥沙,对水有多大的影响,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如能够找到一个办法,影响将是非常大的,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到的,需要长期的研究。我们想搞清楚从下游的水一直蒸发到大气,从水能源的循环,包括水质的观测,以前是很难做到的,现在我们能做到了。不是说一年就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我们长期的研究。艰苦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现在很多人也在做这个工作。第二个我们研究管理,从的角度上强调的是统一管理,集中力量,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综合管理,从技术从政策上来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刚才谈到水权,水市场,宏观经济,我们现在做了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东西,今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要综合起来探讨。
主持人: 这次的大河之旅之行,您对这次活动有什么期待?
杨大文: 希望我们每一个参与的人真正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母亲河每一滴水,珍惜我们每一滴水,相信我们今天的努力就代表黄河的明天。
主持人: 谢谢扬教授今天的访谈,用杨教授的话来说,美好的未来就是我们今天努力的成果!我突然想到了第一天做访谈节目的时候,一位专家做了一个比喻,他把整个大环境比喻成一个屋子,我们每个人变成一个家庭成员,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乱扔东西的话,无论家庭主妇多能干,也无法负担这么多的家务,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维护。谢谢各位我们明天见。
A类1125 6.5 12.3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小店区,古交市,大同市,区,南郊区,阳泉市,矿山,郊区,长治市,晋城市,泽州县,朔州市朔城区,山西中介关闭,肖毅市吕梁,运城河津市
II 1035 5.9 11.3太原市清徐县,大同市新荣区,长治市郊区,潞城,襄垣县,晋城市高平市,朔州市地区,怀仁县,山阴县,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吕梁市离石区,汾阳市,晋中市榆次区,临汾市尧都区,侯马,霍州,运城盐湖区永济
三945 5.4 10.4太原市阳曲县大同左云,浑源县,大同县,阳泉市,盂县,平定县,长治县,屯留县,沁源,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全县应朔州市,忻州市定襄县,代县,宁武县,吕梁市交口县,交城县,柳林县,晋中市灵石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齐县,平遥县,临汾市,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汾西县,吉县,乡县,蒲,隰县,曲沃县,运城临猗县,稷山县,新绛县,新绛县,芮城县
400 855 4.9 9.4娄烦县,太原,大同,阳高县,广灵县,天镇县,长治市平顺县,沁县,武乡县,壶关县,长子县,理县,朔州市右玉县,忻州市灵县繁峙县,神池,五寨县,河曲县,保德,偏关县,岢岚县,静乐县,五台县,房山,吕梁市兴县,岚县,临县,中阳县,石楼县,文水县,晋中市榆社县,临汾市,县,永和县,安泽县,浮山县,运城闻喜,平陆县,垣曲县,夏县,万荣县